分幣沒有。
“真是熟悉的開局風格。”陸遠無奈地笑了笑。系統似乎喜歡把他扔到一個新環境,然后讓他白手起家,除了開始的兩個世界有過啟動資金,后面兩個世界都沒有了,估計以后都不會有了。好在,他并非真正的一無所有。
心念一動,他的意識沉入儲物空間,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黃金和翡翠是硬通貨,尤其是黃金,無論在哪個世界,哪個時代,都是財富的象征。
“永恒神體”讓他幾天幾夜不吃不喝都不會有問題,但身為一個習慣了現代文明生活的人,個人衛生和一個穩定的落腳點依舊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陸遠需要信息,需要了解這個具體的時間節點,以及……為什么是1994年這個時間?
在他的記憶里,《玫瑰的故事》電視劇劇情正式開始,應該是在2001年左右。系統提前了將近八年把他扔過來,是為了什么?難道僅僅是為了讓他有更充足的時間布局?
他一邊沿著街道漫無目的地走著,一邊在腦海中梳理著關于這個世界的零碎信息。黃亦玫……故事絕對的核心。但1994年,她在哪里?應該還是個少女吧?直接去找一個未成年的女孩建立“深刻羈絆”?這顯然不現實。
那么,系統的目標,或者說,這個時間點更容易切入的“氣運關聯者”會是誰?
腦海中,一張帶著成熟風韻的美艷面孔一閃而過——姜雪瓊。劇中,她是黃亦玫的老板,一位成功的畫廊主和收藏家,似乎……是嫁了個香港富商?
“截胡姜雪瓊?”陸遠摸了摸下巴,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如果能提前數年,在姜雪瓊尚未結婚甚至事業剛起步時與她建立深厚聯系,無疑能極大地影響后續劇情走向,并為接近核心氣運者黃亦玫鋪平道路。藝術鑒賞能力,正是通往她世界的最佳敲門磚。
思路漸漸清晰,但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須先在這個地方站穩腳跟,才能打聽更多的消息。
走了大約十分鐘,拐過幾個街角,他終于在一排店鋪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繁體“押”字,下面是小一些的“xx典當行”。
陸遠整理了一下衣著,邁步走了進去。店內光線偏暗,空氣中彌漫著舊木頭和淡淡熏香的味道。柜臺后面,坐著一位戴著老花鏡、頭發花白的老師傅,正用放大鏡仔細端詳著一塊懷表。
聽到腳步聲,老師傅抬起頭,透過鏡片打量了陸遠一眼。“先生,有什么可以幫到你?”老師傅用帶著濃重口音的粵語問道。
陸遠用略顯生疏的粵語回答:“有滴野,想請老板看看,換點錢應急。”他說話間,不動聲色地開啟了“領域感知”。半徑十米內的一切瞬間了然于心,柜臺下的保險柜,墻壁夾層里的暗格,甚至老師傅呼吸的輕微起伏,都清晰地反映在他的腦海中。這能幫助他判斷對方是否有惡意,以及環境是否安全。
他從儲物空間中取出了一枚上個世界花了200萬拍下的翡翠馬鞍戒。這戒指款式偏老氣,但料子實在,適合典當行出貨。
他將戒指放在柜臺的上。“看看這個。”
老師傅放下放大鏡,拿起戒指,對著燈光仔細看了半晌,又用指甲輕輕彈了彈聽聲,最后拿出專業工具測量尺寸和檢查內部結構。過程持續了五六分鐘。
“冰種,陽綠,水頭還可以,就是款式老了點。”老師傅放下工具,報了個價,“三萬五港幣,死當。(一次性買斷)”
陸遠對當前香港翡翠行情只有個模糊概念,但他相信自己的“黃金律”被動效果會讓他不至于吃大虧。這個價格在94年,對于一個急需啟動資金的人來說,算是相當不錯了。他沒有猶豫,點了點頭:“可以。”
交易過程很順利。老師傅點出三十張千元大鈔(94年港幣最大面值是一千元),又數了十張五百元港幣,推給陸遠。
“多謝。”陸遠將錢收好,并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看似隨意地問道:“老板,我剛從國外回來,對這邊情況不太熟。現在市面……還好吧?”
老師傅一邊將戒指登記入庫,一邊慢悠悠地說:“市面?就那樣咯。九七快到了,有人忙著移民,有人覺得是機會。樓市股市都幾熱鬧。(挺熱鬧)你呢,后生仔,有什么打算?”
“先找個地方住下,再看看有什么機會。”陸遠回道。
“租房啊?這邊附近舊樓多,便宜些。想住好點,過海去尖沙咀、銅鑼灣啦。不過價錢就貴好多。”老師傅倒是健談,“揾工(找工作)的話,看你做哪行咯,金融、貿易都好多機會。”
陸遠心中一動,順著話頭問:“聽說藝術品、古董這行當,在香港也蠻有市場?”
“哦?你懂這個?”老師傅抬眼看了看他,似乎來了興趣,“荷李活道那邊最多鋪頭(店鋪),蘇富比、佳士得那些大行也經常開拍。這幾年,好多臺灣佬、南洋客過來掃貨,價錢炒高不少。怎么,你有好貨?”
“暫時沒有,只是有點興趣,想去見識下。”陸遠笑了笑,心中已然有數。
又閑聊了幾句,獲取了一些關于租房、交通的基本信息后,陸遠再次道謝,離開了典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