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新生的荊棘
王漫妮的入職,在“棲桐”內部引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騷動。
一個奢侈品銷售,空降到新銳品牌擔任品牌負責人,這在外人看來,簡直是陸遠一時興起的荒唐決定。質疑的目光,表面的客套下的不服氣,以及等著看她笑話的暗流,在王漫妮踏入辦公室的第一天就撲面而來。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這個看似柔美的女人,骨子里卻帶著一股淬煉過的狠勁。陸遠安排的兩周密集培訓,她幾乎是拼了命地去吸收消化。從品牌定位到供應鏈管理,從市場營銷到財務模型,她像一塊干涸的海綿,瘋狂地汲取著一切知識。白天跟著導師團隊學習、調研,晚上回到陸遠為她臨時安排的公寓(不再是那個出租屋),繼續對著電腦和資料奮戰到深夜。
她剪短了長發,換下了那些帶著米希亞印記的精致套裝,穿上更為簡潔、干練的現代職業裝。眼底曾經的迷茫和虛榮被一種堅定的、想要證明自己的光芒所取代。當她在第一次項目進度會上,條理清晰地闡述“棲桐”首個系列產品的推廣策略,精準地分析目標客群畫像,并對供應鏈成本提出質疑時,那些原本帶著輕視的下屬,眼神里開始有了變化。
陸遠偶爾會以投資人的身份旁聽會議,但他從不插話,只是安靜地坐在角落。散會后,他才會走到她身邊,簡短地提點一兩句,比如“渠道下沉的速度可以再快一點”,或者“社交媒體投放要更注重內容質量而非單純曝光”。他的指點總是切中要害,讓王漫妮有茅塞頓開之感。
一次加班到深夜,王漫妮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里核對最后一批宣傳物料,陸遠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
“還不下班?”
王漫妮抬起頭,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露出一絲疲憊卻真實的笑容:“想把這份物料清單最后確認一遍,不能出錯。”
陸遠走近,將一杯熱咖啡放在她桌上。“注意休息。‘棲桐’需要的是一個能長期戰斗的負責人,不是一個短期內燃燒殆盡的流星。”
平淡的關心,卻讓王漫妮心頭一暖。她看著他,燈光在他輪廓分明的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那股運籌帷幄的沉穩氣息,讓她感到無比安心。
“我知道了,陸總。”她輕聲應道,心底那份因他而生的感激與傾慕,如同暗流,在冷靜專業的外表下,洶涌流淌。
【王漫妮好感度
+5,當前好感度
76(傾慕與事業依賴)】
---
相比于王漫妮在事業上的披荊斬棘,鐘曉芹的新生活則顯得平靜而緩慢。
陸遠安排的公寓坐落在一條安靜的林蔭道旁,安保嚴密,環境清幽。這里沒有陳嶼那些吵嚷的魚缸,沒有令人窒息的沉默,也沒有需要她小心翼翼去維護的脆弱平衡。她終于可以自由地呼吸,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
她開始嘗試寫作。起初只是漫無目的地在文檔上記錄心情,寫那些破碎的、關于婚姻、關于成長、關于自我迷失的片段。陸遠為她準備的書房采光極好,窗外是搖曳的樹影。她常常一坐就是一下午,讓思緒在文字間流淌。
偶爾,陸遠會來看她。他不常過夜,更像是朋友般的探訪。會帶一些她喜歡的點心,或者幾本他覺得她可能會感興趣的書。他會詢問她寫作的進展,但從不催促,只是安靜地聽她分享構思,偶爾給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他的存在,像一道穩固的背景墻,支撐著她探索這個陌生而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
一天傍晚,鐘曉芹將自己寫的一篇關于“三十歲離婚女人如何重建自我”的短篇文章發給了一個頗有名氣的線上文學平臺。她沒抱太大希望,只是想得到一個外界的反饋。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她就收到了編輯的回復。郵件里不吝贊美之詞,認為她的文字“真誠、細膩,充滿了動人的力量”,并詢問她是否愿意簽約,進行專欄連載。
巨大的驚喜和認可感瞬間淹沒了鐘曉芹。她拿著手機,在空蕩的客廳里又哭又笑,像個孩子。第一個涌上心頭的念頭,就是告訴陸遠。
電話接通的那一刻,她的聲音還帶著哽咽:“陸遠……我的文章,被錄用了!他們說要跟我簽約!”
電話那頭的陸遠似乎輕笑了一聲,語氣溫和:“我知道你可以的。這只是開始,曉芹。”
“謝謝你……如果沒有你……”她語無倫次。
“這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他打斷她,聲音沉穩而有力,“我為你高興。”
掛了電話,鐘曉芹看著窗外漸沉的落日,霞光將天空染成溫暖的橘紅色。她感到一種久違的、扎實的幸福感。陳嶼也曾試圖聯系她,發過幾條信息,語氣是前所未有的軟弱和后悔。但鐘曉芹看著那些文字,內心竟平靜無波。她禮貌而疏離地回復了“謝謝關心,我很好”,便不再理會。她的世界,已經翻開了新的一頁,而陸遠,是這一頁上最濃墨重彩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