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老者的攤位,陸遠并未急著繼續“撿漏”。要快速變現并打開局面,他需要選擇一家有實力、有信譽的古董店或鑒寶行合作。
他在荷李活道上逛著,目光掃過那些或古樸或氣派的店鋪。最終,他選擇了一家名為“集珍閣”的店面。這家店門面寬敞,中式風格的裝修,但用料講究,透過玻璃窗能看到里面陳列的物件都頗為精致,顯然走的是高端路線。
推門進去,店內頗為安靜,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道。一個穿著灰色長衫、戴著圓框眼鏡的中年掌柜正坐在柜臺后撥弄著算盤,聽到門響,抬了抬眼皮,看到進來的是個穿著普通的年輕人,便又低下頭,只是淡淡地問了句:“后生仔,隨便看,唔好亂摸。(年輕人,隨便看,別亂摸)”
語氣中的敷衍顯而易見。
陸遠也不介意,直接走到柜臺前,從懷中(實則從儲物空間)取出了那塊石頭,輕輕放在柜臺的絨布上。“老板,麻煩幫忙看看這個。”
劉掌柜這才再次抬起頭,推了推眼鏡,目光落在那個灰撲撲、其貌不揚的石頭上。他連手都沒伸,只是歪著頭打量了幾眼,臉上就露出了些許不耐。“后生仔,你系唔系搞錯咗?我哋呢度系收古董文玩,唔系收爛石頭嘎。(年輕人,你是不是搞錯了?我們這里是收古董文玩,不是收爛石頭的。)”
他顯然沒看出這石頭的門道,只當是陸遠不知從哪里撿了塊怪石頭來消遣他。
陸遠神色不變,平靜地說:“老板不妨上手仔細看看,這或許不是普通的石頭。”
“睇咩啊睇(看什么看)?”劉掌柜的耐心似乎耗盡了,揮了揮手,“我一眼就知系普通石頭啦,快啲拎走,唔好阻住我做生意。(我一眼就知道是普通石頭了,快點拿走,別妨礙我做生意。)”
陸遠見狀,知道多說無益。他本也沒指望第一家店就能成功,不同的店家眼力和格局不同。他不再多言,伸手準備將石頭收回。
就在這時,店門再次被推開,一個穿著藏藍色西裝,年紀約莫五十上下,氣質儒雅,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茍的男人走了進來。
劉掌柜一見到此人,臉上的不耐煩瞬間消失,換上了一副恭敬的笑容,連忙從柜臺后繞了出來:“顧生,您來啦!今日咁得閑?(顧先生,您來啦!今天這么有空?)”
被稱為顧生的男人微微頷首,目光在店內掃過,恰好看到了正將石頭拿回的陸遠。
“咩事啊,劉掌柜?(什么事啊,劉掌柜?)”顧先生隨口問道,目光卻若有所思地落在了陸遠手中的石頭上。他剛才進門的一剎那,似乎瞥見那石頭在陸遠手中時,在燈光下反射出了一絲溫潤的光澤,雖然只是一閃而逝,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冇咩事,冇咩事(沒事,沒事),就系個后生仔拎住塊爛石頭過來話系寶貝,我正準備請佢出去。”劉掌柜連忙解釋道。
陸遠已經將石頭收起,對著顧先生禮貌性地點了點頭,便打算離開。他并不想與一個先入為主的掌柜多費唇舌,既然別人不識貨,換一家便是。
“等等,后生仔。”顧先生卻開口叫住了他。
陸遠停下腳步,轉身看向他。
顧先生走上前,微笑道:“鄙人姓顧,是這家店的東家。剛才我好像看到你手里有件東西,不知方不方便再讓我看看?劉掌柜眼力或許一時不濟,我代他向你賠個不是。”
陸遠看了看這位顧先生,感覺此人氣度不凡,不像信口開河之輩。他沉吟了一下,再次將那塊石頭拿了出來,遞了過去。“顧先生請看。”
顧先生接過石頭,并沒有像劉掌柜那樣只看表面。他先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小的強光手電,對著石頭各個角度仔細照射,觀察其透光性和內部結構,又用手指細細摩挲石頭的表面和棱角,感受其質感和重量,眼神越來越專注。
劉掌柜在一旁看著,有些訕訕,也不敢多話。
足足看了五六分鐘,顧先生才緩緩放下手電,抬頭看向陸遠,眼中帶著一絲驚訝和贊賞:“后生仔,好眼力啊。如果我沒看錯,這應該是一塊壽山石中的上品——荔枝洞石的原石。雖然表皮粗糙未經過打磨,但內里的凍地通透,顏色紫中帶潤,是塊難得的好料子。”
陸遠心中點頭,這顧先生是個懂行的。“顧先生法眼無差。”
顧先生將石頭遞還給陸遠,直接問道:“這塊石頭,你有沒有出手的打算?我愿意出價收購。”
“不知顧先生能出什么價錢?”陸遠反問道。他需要知道這個時代這類物件的具體行情。
顧先生略一思索,報出了一個價格:“八萬港幣。這個價格對于一塊未雕琢的原石來說,算是很公道了。八萬港幣!相當于他剛才典當翡翠戒指所得的兩倍還多。陸遠沒有猶豫,點了點頭:“可以,就按顧先生說的價格。”
交易進行得異常順利。顧先生直接開了現金支票,蓋了集珍閣的章。陸遠確認支票無誤后,將石頭交給了顧先生。
“還未請教小兄弟貴姓?”顧先生收起石頭,態度更加親和了幾分。能隨手拿出這樣東西,并且如此淡定地完成交易的年輕人,絕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