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人多安全嘛。我爽快地答應(yīng)了。現(xiàn)代社會的抱團取暖理論在古代同樣適用。
于是,我們的隊伍又擴大了,變成了九個人。蘇老爺?shù)膶O女叫蘇婉兒,是個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女子,溫柔可人。一路上,她對我們的武功很是好奇,尤其是段譽的六脈神劍,更是贊不絕口。
段公子,您剛才的劍法真是神奇,明明沒有劍,卻能傷人于無形。這是什么武功啊?蘇婉兒睜著大眼睛問道。
段譽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是家傳武功,叫做六脈神劍。其實我也是剛剛學會不久。
段兄你太謙虛了,我在旁邊調(diào)侃道,這可是大理段氏的絕學,威力堪比利劍,而且還是遠程攻擊,簡直是古代版的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幾個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
哦,我是說像閃電一樣的武器,我趕緊圓場,你們看段兄的劍氣,快如閃電,準如神箭,不就像天上的閃電嗎?
王語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華勇說得對,六脈神劍確實如閃電般迅速。而且剛才華勇和段公子的配合,也是我生平僅見的精妙。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那是,阿朱笑嘻嘻地說道,我們?nèi)A勇哥哥的輕功和掌法也是一絕呢。剛才那個身法,簡直像會瞬移一樣。
瞬移?蘇婉兒更加好奇了,什么是瞬移?
就是瞬間移動的意思,我解釋道,比如這一刻在這里,下一刻就到了那里,中間的過程快到讓人看不清。
趙子龍在旁邊文縐縐地說道:華勇兄弟說得有趣,不過我覺得應(yīng)該用來形容更加貼切。《詩經(jīng)》有云:翩翩者鴯,載飛載下,華勇兄弟的身法,正如飛鳥般靈動。
子龍兄的詩詞造詣確實高深,我夸獎道,不過我更喜歡用行云流水來形容。武功嘛,講究的是自然流暢,不能刻意做作。
段譽深有同感地點頭:華勇兄弟說得對。剛才我們兩人的配合,確實有種自然而然的感覺,就像是練過很多次一樣。
這說明我們心有靈犀啊!我哈哈大笑,英雄所見略同,這就是傳說中的友誼的小船永不翻船。
友誼的小船?段譽被我的比喻逗笑了,華勇兄弟的比喻總是這么有趣。不過確實如此,我感覺和你在一起,什么困難都不是問題。
蘇婉兒在旁邊聽著我們的對話,眼中滿是崇拜:兩位公子不僅武功高強,而且還這么幽默風趣,真是難得。
婉兒小姐過獎了,段譽謙遜地說道,其實我們只是運氣好罷了。
這可不是運氣,王語嫣認真地說道,剛才那一戰(zhàn),我看得很清楚。華勇的戰(zhàn)術(shù)安排很有章法,先讓段公子用遠程攻擊擾亂敵人陣型,再趁機近身解決問題。這種配合,需要對彼此的武功有深度了解,更需要絕對的信任。
聽到王語嫣的分析,我心中暗自得意。果然是武學理論專家,一眼就看出了我的戰(zhàn)術(shù)思路。這可是現(xiàn)代軍事理論中的經(jīng)典戰(zhàn)術(shù)——火力掩護與突擊配合。
語嫣說得對,我點頭道,其實武功和兵法有相通之處,都講究知己知彼,發(fā)揮優(yōu)勢,規(guī)避劣勢。段兄的六脈神劍威力巨大但消耗內(nèi)力,所以要精準使用;我的輕功敏捷但需要近身,所以要選擇時機。兩人配合,就能做到優(yōu)勢互補。
阿碧贊嘆道:華勇哥哥不僅武功高強,連兵法也懂得這么多,真是了不起。
哪里哪里,我擺擺手,這些都是平時讀書時學來的。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學點總是有用的。
蘇老爺在旁邊聽著,頻頻點頭:兩位少俠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識,真是后生可畏啊。老朽在商場打拼幾十年,深知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但像你們這樣默契的配合,還真是少見。
蘇老爺過獎了,段譽說道,其實我們認識的時間也不長,只是彼此投緣罷了。
這就是緣分啊,蘇婉兒笑著說道,爺爺常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兩位公子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而且如此投緣,真是難得。
正說著話,前方又傳來一陣喧嘩聲。這次不是打斗,而是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似乎在看什么熱鬧。
前面怎么了?我好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