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清晨,蘇州城的梅花書院內傳來陣陣議論聲。華勇一行人受邀來到這里參加一場武學討論會。
梅花書院是蘇州城內最有名的學術場所,經常舉辦各種文化和武學交流活動。今天的討論會吸引了江南地區(qū)許多武學名家和青年才俊。
華公子,沒想到您也會來參加這種學術討論,一個中年文士模樣的人走向華勇,在下蘇州點蒼派弟子李文山,久仰華公子大名。
華勇抱拳回禮:李先生客氣了。能有機會和各路高手交流武學心得,是在下的榮幸。
書院的大廳里,數(shù)十位武林人士圍坐成圓形,中央擺著一張講臺。主持人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據(jù)介紹是當?shù)氐赂咄氐奈鋵W理論家。
諸位,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武學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老者朗聲說道,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很快,討論就熱烈起來。有人堅持傳統(tǒng)武學的重要性,有人主張武學需要與時俱進。爭論越來越激烈。
我認為,祖師們留下的武學精髓不能隨意更改,一位峨眉派的女弟子慷慨激昂地說道,任何所謂的都可能是對傳統(tǒng)的褻瀆!
話不能這么說,一位年輕的華山派弟子反駁道,武學如果不發(fā)展,就會落后。我們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雙方爭論不休,各執(zhí)一詞。華勇在一旁靜靜觀察,發(fā)現(xiàn)這種爭論其實反映了古代武學界的一個根本問題——保守與革新的矛盾。
這時,主持人看向華勇:華公子,聽說您對武學頗有獨到見解,不知對這個問題有何看法?
華勇站起身來,環(huán)顧四周:在下認為,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不矛盾,關鍵在于如何理解武學的本質。
愿聞其詳,眾人都看向華勇。
華勇組織了一下語言:武學的本質是什么?是強身健體,是自衛(wèi)防身,還是追求某種精神境界?如果我們明確了這個本質,就能更好地處理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一位老者問道:華公子認為武學的本質是什么?
華勇回答:我認為,武學的本質是人體科學。所有的武功招式、內力修煉、輕功身法,都是對人體潛能的開發(fā)和利用。
這個觀點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人體科學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
華公子能詳細解釋一下嗎?李文山饒有興趣地問道。
華勇點頭:當然。比如說內力,傳統(tǒng)的理解是一種神秘的力量,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內力實際上是人體內部能量的集中和調配。
他走到講臺前,開始詳細闡述:人體內有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等。通過特定的呼吸方法和意念控制,可以影響這些系統(tǒng)的運作,從而產生超常的力量。
王語嫣在臺下聽得津津有味,她發(fā)現(xiàn)華勇的理論比之前聽到的更加深入了。
那輕功呢?有人問道。
輕功涉及到力學原理,華勇繼續(xù)解釋,比如《凌波微步》,它的步法看似隨意,實際上是在利用人體重心的變化和地面反作用力,達到身輕如燕的效果。
他示范了幾個動作:你們看,當我這樣調整重心的時候,整個人的重量分布就發(fā)生了變化,配合特定的步伐節(jié)奏,就能產生輕功的效果。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華勇的解釋讓他們對輕功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時,一位中年武者站起來質疑:華公子的理論聽起來很新奇,但武功畢竟是實戰(zhàn)的藝術,光有理論是不夠的。
這位朋友說得對,華勇點頭,理論必須經過實踐檢驗。不知這位朋友想如何驗證?
中年武者眼中閃過一絲戰(zhàn)意:在下武當派三代弟子張松溪,想請教華公子的高招。
華勇看了看張松溪,感覺他的內力不弱,應該是個有實力的對手。
既然張道長有興趣,那我們就切磋一下,華勇抱拳道,不過在這里地方太小,我們到院子里如何?
眾人紛紛跟隨到院子里,圍成一個圈。張松溪擺出武當劍法的起手式,而華勇則站在原地,看似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