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當時流了好多血呢,我爹娘和哥哥都擔心得不得了,還好我命大,但是吧……”玳瑁郁悶得抱起短棍,道,“我哥一直說我被鋤頭把打傻了,腦子不靈光了。”
“不傻不傻,你這么靈活,你哥都打不過你呢。”千燈笑道,接過琉璃遞來的帕子擦了擦汗。
就在此時,腦中忽然一陣怵動,不知道什么東西牽動,她怔了怔,望著玳瑁攜短棍離去的身影怔怔發呆。
眾人兀自不覺,玳瑁抱槍往馬廄走,琉璃接了空碗放回托盤,璇璣與瓔珞兩位姑姑在商量府上帳目……
唯有她一個人站在廊下,捧著手中那碟尚未吃完的烤梨,在這一瞬間的茫然出神間,猛然抓住了十分重要的東西,讓她的呼吸都變得深長起來。
“原來如此……原來!”
她丟下手中帕子,匆匆對伺候在旁的琥珀道:“你去請崔少卿過來,就說……”
話音未落,璇璣姑姑已從門邊快步走來,臉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縣主,崔少卿來了。”
剛要請他,他就來了。
千燈抬眼看向門外。陰霾欲雨的清晨,崔扶風未穿公服,只著月白色襕衫,更顯他風姿出塵,燦燦如玉樹,濯濯如春月。
千燈迎向他,與他打招呼:“崔少卿一早到此,不知有何貴干?”
崔扶風向她頷首為禮,商議道:“今日接到坊間里正的消息,說是孟夫人頭七之日。按理,孟蘭溪該行人子之勞,為母親戴孝招魂,只是如今他身在大理寺監獄中,我亦不好擅作主張,不知縣主可有考慮?”
千燈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本朝律令,若至親去世,有在押人犯,可全人子孝道,回家以行孝禮。
但大理寺押解在監的囚犯,這種提議自然不可能由他們提出再由衙門自行審批,只能是昌化王府或者國子監作為涉案一方,出面為他申請。
千燈默然托著茶盞,想起自己母親頭七那日,她還因為兵亂而困在田莊中,兇手未擒,真相未白,整個人煎熬交困,幾乎無力支撐。
時至今日,她尚未走出與至親永訣的痛苦,也更能體會那種錐心之痛。
推己及人,千燈道:“應該的,我這就讓璇璣姑姑擬書,請朝廷恩準孟蘭溪回家事喪。還望大理寺安排好押送事宜,一切遵照朝廷準則行事。”
崔扶風應了,他事務繁忙,說完事便告辭離開了,只留下了長隨等待。
璇璣姑姑對于千燈這攬事上身的作風也無可奈何,只能寫了奏表,交予崔家長隨。
千燈見對方正是昨晚送信去朔方軍大營那位,略一思忖,盡量以漫不經心的口吻問:“昨夜崔少卿那封信,張都尉收到了嗎?”
長隨立即道:“是,小人立即送到朔方軍大營中了,只是張都尉因家中急事已回西北了,小人便又按照軍中人的指點,回轉了貴府,將信交由了接替他的凌司階。”
“凌司階……”千燈一時錯愕,目光不由自主轉向遠松居的方向,“凌天水?”
“是,日后縣主若與臨淮王或朔方軍有何事務,可直接與凌司階知照。如今京中所有交付那邊的信件物事,都要由他收檢查驗,除了軍機要務外,未經他確認,是送不過去的。”
“喔……”千燈也不知該松一口氣,還是嘲笑自己的多心,但從早上看到那封信上的新月痕跡時開始,心口壓著的那塊重石終于落了地。
她不覺暗笑搖頭,自己怎么會有那般荒誕至極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