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鳳簽為內局所制、朝廷頒賜,在縣主候選夫婿出事之時,依律自然是要收歸禮部庫房的。
不多時,庫房中送來了一個小匣,里面裝的,是四枚引鳳簽。
最后放進去的那枚,猶帶血跡,屬于晏蓬萊。
他從司天臺一躍而下時,鮮血浸透了蹀躞帶上千燈送給他的煙云隱鶴銀香囊,也浸染了與香囊系于一起的引鳳簽。
尚存火燎痕跡的,是屬于時景寧的那一枚。
在他毀容死遁之時,將這引鳳簽連同衣服一起換給了楊槐江,一把大火燒毀了尸身,也熏黑了金絲銀簽。
鏨刻圖案中隱約有泥污痕跡的,是于廣陵的引鳳簽。
書庫夾道的污水坑帶走了他,也讓引鳳簽留下了無法抹去的污漬。
只有最早被收回的那枚反倒最干凈,那是南禺的。
他被剝奪了候選資格,流放三千里,因此擇婿信物被收歸了禮部。
十枚引鳳簽,九枚已確定了歸屬。所以出現在那具尸身上的,只可能屬于那個人……
千燈的口中緩緩吐出三個字:“蘇云中。”
他罪行暴露時,正值亂軍肆虐,忙亂中疏忽了此事,未曾將他身上的引鳳簽給取回來。
而在押解回城的途中,他不知是意圖逃跑、還是因良心譴責而尋求解脫,摔下了險峻山崖,至今尸骨無尋。
“凌司階,你說那具尸身左腿上,有去年八九月左右受傷骨折的痕跡?”
凌天水確定道:“從腿骨斷裂舊線和斷端的骨痂來看,具體時間雖不能確定,但骨折時間應該在七八個月前——與蘇云中失蹤的時間大略對得上。”
崔扶風若有所思的目光轉向千燈:“縣主認為,那具已經無法辨認的尸體,是墜崖后逃脫的蘇云中,腿傷便是在逃跑時留下的?”
“不無可能,不知你們覺得呢?”
凌天水未曾深入了解此事,便問:“蘇云中當時是誰押解回長安的,途中如何出事?”
崔扶風道:“當時兵難驟起,陛下避亂奉天,朝廷群龍無首,哪有法司衙役?而我身受重傷亦無法擔任此事,最后是臨時借調了太子身邊的幾個侍衛,讓他們探路回城之時,順便將蘇云中押解過去——我記得領頭的正是韋灃陽。”
韋灃陽當時是太子親衛,兵亂中他護衛太子有功,大亂后人事急劇變動,他被提拔為東宮左衛府率,如今已然是太子身邊的重要人物之一了。
“一來蘇云中是臨時交付給他的,二來他接的任務是探路而不是押解,因此蘇云中畏罪自盡,他自然不受追責。更何況那時局勢混亂,哪有空花費人力去尋找逃犯尸身?后來我到了大理寺,也曾派人去查看過蘇云中出事處,但那邊人稱十八盤、鬼斷腸,正是山勢最險惡之處,摔下懸崖峭壁必死無疑,下方又多是虎狼,委實不可能找到了。”
凌天水思忖道:“所以,消失在山崖下的蘇云中,確有可能并未喪命,而是摔斷了腿后,逃得了一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