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金堂之死,他們二人更是早已在心中反復盤算推演了許久,除了從天而降的那一個手法之外,找不到其他下手的可能。
最終,千燈站起身,說道:“與其枯坐推演,不如實地勘察。走吧,我們去廚房看看,將當日的所有細節,都詳細問明白了,再理一遍。”
第四十五章素蒸音聲部
正值空閑時間,廚娘們并不忙碌,一邊閑談一邊收拾著鍋碗瓢盆。
看見崔扶風陪縣主過來,正在廚房中查看的璇璣姑姑忙迎上來,取出妥善放置的一卷圖冊給他:“多謝崔少卿從府上借的圖冊,如今完璧歸趙,不敢損毀。”
崔扶風含笑接過:“縣主的事就是我的事,姑姑不必客氣。”
璇璣姑姑臉上浮起欣慰的笑意,其他廚娘幫工們更是偷偷交換著神秘的笑意,雖未曾說什么,但曖昧的情緒已經在廚房暗涌。
千燈尷尬地輕咳一聲,翻了翻那本圖冊,見上面畫的都是各式面點花樣、人物山水,七十二個面人組成素蒸音聲部熱鬧繁盛,不由想起了當日宴席上那一套,贊嘆問:“廚房人手也不多,你們幾個人忙了多久才能做齊這一套啊?”
“還好,郎君們知道我們忙碌,當時都過來幫忙。薛郎君擅長繪畫,面人的形就是他教我們塑的;孟郎君熟知植物香料,各色汁水是他幫我們調配的;金郎君更是直接請了京中最負盛名的面點匠人來,不然我們哪會做衣帶裙裾發絲這些精巧的物事呢?”
千燈若有所思:“孟郎君調配的是什么汁水?”
廚娘阿柳解釋道:“面點彩塑顏色各異,得用各種蔬果調弄出來。比如說紅色用的是莧菜汁、綠色用的是菠薐菜、黃色需用姜黃……”
“做了多少,都一起用的嗎?”
“因為看菜是素蒸的小面人兒,祭品也大多是白色的,倒不需要很多。不過孟郎君做事細心,每一種汁水都瀝得干凈濃厚,分裝在罐子中送過來給我們用,事后小罐子也是他自己收走清洗的,真是麻煩他了。”
千燈又問:“汁水是一起用的嗎?染色也是一起染的?”
“是呀,我們和金郎君請來的面點匠人一起,用各色汁水和面做面點,幾個一組過籠蒸熟,整整忙活了一天才蒸完的。”幾天前這場忙碌,廚房眾人都記憶猶新,不假思索回答。
這么說,面點制作時孟蘭溪并不在場,而他送來的配色汁水也沒動過任何手腳,廚房中隨意取用,并無異常。
“你們吃過做出來的面點嗎?”
幫工阿遠年紀最小,不好意思地撓頭道:“我嘗了,面點從席上撤掉后,大部分分發給坊間百姓了,我撿了個剩下的小面人嘗了嘗。黃裳綠襖子好看是好看,不過吃起來又干又硬,中看不中吃嘛。”
“廢話啦,人家是看菜,用的是死面,和香藥一起在席上增色增味用的,你個大饞小子連這都不懂!”
在嘲笑聲中,千燈與崔扶風再問了些細節,見沒有其他線索,便離開了廚房。
璇璣姑姑望著他們的目光依舊透著那股殷切,千燈又只能低頭邊走邊翻手中圖冊,假裝研究圖案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翻著翻著,她看著上面的各式面點圖案,若有所思:“原來這音聲部七十二人,都是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啊。”
崔扶風對于這些歷史掌故自然是了如指掌:“正是。縣主你看,女媧吹塤、湘靈鼓瑟;彈琴的為伯牙、吹簫的是弄玉;彈琵琶的王昭君、奏箜篌的劉蘭芝;唱歌的是韓娥秦青、起舞的是洛神綠珠……每個人形態衣著皆不相同,一眼可辨。”
千燈看著上面的圖像,回想那晚招待太子時案上陳列的素蒸音聲部,恍然道:“蛇尾的自然是女媧,裹銀狐斗篷的應是昭君,綠珠自然是綠衣,伯牙披著山野褐衣……”
樂人地位卑下,因此服飾多為青藍黃黑,湘靈洛神等神靈則著素衣貼金箔。所有人中唯有弄玉身為公主,緋衣紅裙吹簫引鳳,斜坐于鸞鳳之上,衣裾飄飄,彩帶飛揚。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https:52shuku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傳送門:排行榜單找書指南側側輕寒宅斗文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