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答道:“鎮(zhèn)國圣器一向收在護國寺庫房中,因此雖只剩了空的金籠,但還是以布帛封存包裹好,放回原處了。庫房一直深鎖,且有專人看護,絕對沒人動過。”
“那就請大師遣人將它取過來,讓我們仔細看一看金籠,證實我的猜測。”
第四十二章一石二鳥
護國寺是龜茲鎮(zhèn)國大寺,離王宮與靈殿俱不遠。不消片刻,結伴同去的兩位僧人便協(xié)同庫僧,將一個錦帛包裹送了過來。
庫僧向眾人展示了捆扎嚴實的布包上完整無缺的封泥印,證明金籠自包好入庫后便未再打開,待老和尚點頭之后,他才將封印劃開,解開包裹,露出里面光華燦爛的金籠。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金籠中,但里面的琉璃青蓮早已不見,只剩空空如也。
“大唐縣主,金籠已送到,不知你所說的證據(jù),在哪里呢?”
千燈毫不遲疑,提起金籠走到光線最亮處,將其側過來用力拍擊籠底。
日光自上頭斜照,清晰地映照出金籠那燦爛的金光,以及在拍打中散落的些微細碎光點。
那些光點落在被熏成焦黑的地磚上,被日光照出清清楚楚的光華,正是琉璃的碎末。
薛昔陽臉上那強自維持的鎮(zhèn)定終于消失了,眉眼也失去了飛揚神采。
千燈指著那些日光下粲然生輝的細碎琉璃末,道:“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這青蓮是在籠中破碎之后,再被盜走的。這也洗清了我的嫌疑——如果我真的如之前猜測的,是在祈福時與人里應外合,將三圣器通過上方窗口轉移出去,那么就必定會小心維持圣器的完整,畢竟從上方取走一把琉璃碎片,可比取走一整支青蓮難多了。”
在眾人點頭之際,她又問:“那么薛郎君,若當時殿內最接近琉璃青蓮的你,沒有動用我所說的手腳、琉璃沒有破碎,那這嚴密封存的金籠之中,何來殘留的碎琉璃?”
這突然的喝問,讓薛昔陽呆了呆,一時正企圖搜索搪塞之詞時,只聽千燈又道:“靈殿內人多眼雜,你自然不可能像我一樣,將卡在金籠縫隙中的所有碎末都拍打干凈,只能將肉眼可見的碎片收好。當晚,你們在宮中的內應有一夜時間用魚膠將青蓮碎片粘好,以免被人看出盜取琉璃青蓮的手法,等到我與北王約定時間將到,你們便以其行刺了涼亭中的北王,嫁禍于我。”
薛昔陽的聲音不再柔曼動人,只顯得沉冷僵硬:“縣主認為,用魚膠臨時粘起來的琉璃,也能刺死人?”
“因為破碎的,本來就是青琉璃蓮花,并不是刺入心口的碧琉璃蓮花梗。”千燈逼視著他,清晰明了道,“青蓮花瓣薄脆,容易震裂,可花梗卻是實心的,比之堅固許多。而且花梗尖銳細長,與蓮花斷裂分開后,輕易便能從金籠中取出,更能作為利器刺穿心臟!”
侍衛(wèi)長一拍大腿,恍然大悟:“我就說嘛!我當時看見北王那情形,趕緊帶人上前查看,可剛一動遺體,動作幅度也不怎么大,蓮花便跌碎了,敢情本來就連接不牢靠啊!”
“而當時,北王遺體被擺靠在涼亭臨水的柱子上也是經過精心籌劃的。如此一來,琉璃蓮花跌落時,定會摔入水中。碎片上使用的魚膠遇水則融,撈起來后自然干干凈凈不留痕跡。還有一點,事后縱然有人重新拚湊蓮花,但琉璃摔在水中后,小碎片難尋,缺少一些也是理所當然。這樣,他們在上面所動的手腳便徹底消失,無跡可尋了。”
說著,她抬手拍了拍金籠:“只可惜,你們百密一疏,對自己的手法太過自信,因此留下了這細微的證據(jù),未能清理。”
薛昔陽面色顯出一縷慘白,卻哪里肯束手就擒,辯解道:“縣主又說無憑無據(jù)的話了。當日靈殿內魚龍混雜,我接近過,別人也接近過。而最接近、時間最長的人,則是縣主你自己。所以,誰都有機會將其摔碎帶走,交給刺殺北王的人,而不是弄個未經證實的、什么笛聲震碎琉璃的把戲嫁禍到我頭上。”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https:52shuku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傳送門:排行榜單找書指南側側輕寒宅斗文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