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你這個太子令母后失望。大長公主與昌邑為何突然對零陵發難?自然是因你行差踏錯,令她們產生了危機感。朝堂不能再起風波,儲君與未來皇后的位置不能有偏差,遠離零陵才是你對她最好的保護。兗兒,父皇與母后都希望你能謹守規則,別再泄露不該有的心思,讓其他人妄自揣摩!”
太后太妃的肩輿漸近,千燈與眾人正在靜待著,忽覺袖子被人扯了扯,隨即是一聲孩童低喚:“縣主姐姐?!?/p>
千燈低頭看去,身后鉆出個著赤色狐腋裘的小孩兒,鮮亮的紅色絨毛擁著玉雪可愛的臉頰,極惹人喜愛,正是光王四子李滋。
看見這個聰慧漂亮的孩子,千燈心下的沉重不由減了幾分。她彎下腰,與他打了個招呼:“小世子今日進宮啦?”
李滋點頭:“是啊,再過兩日,我與父王就要去洛陽了,今日來向太后太妃們辭行,她們留我在宮中用膳,不過我跑得比她們快!”
不過三兩句話,肩輿已歇,內侍們扶著太后太妃上階來了,
李滋跑回楊太后身邊去了,千燈則與眾人一起下拜,皇后亦攜太子出迎。
宴會觥籌交錯,賀儀紛繁復雜。隔兩道菜便是一輪把酒祝禱,先敬社稷,再祭先烈,恭賀完朝廷掃除亂軍,又遙祝明年稻?!?/p>
崔夫人陪同太后下來敬酒時,見千燈這個孩子還不懂宴席內幕,忙給她塞了兩條帕子,暗暗示意她別人都這樣,她也不必如此實誠。
幸好千燈母喪在身,宮中替她備的是素酒,再加上有了崔夫人指點,喝兩口就哺到帕子內去,倒也還撐得住。
等到宴席將散,宮女捧來玫瑰香湯,眾人紛紛將酒濕帕子投入其中洗滌擰干,拭去汗濕胭脂后相望會心一笑。
千燈心下黯然,心想母親肯定也是知道夫人們私下這種套路的,只是她還沒來得及教導她,便已撒手人寰了,竟是只能由崔夫人偷偷提點。
她望向正陪著太后的崔夫人,崔夫人也正關切她這邊,一邊與太后太妃們敘著話,一邊朝她微微而笑。
滿殿華貴錦繡中,唯有崔夫人國色芳華,艷蓋群芳。
千燈向她頷首致謝,又隨著眾位命婦向后妃們辭別,跟著宮人走出宣徽殿。
陰郁了一整個上午的彤云,終于化成了紛紛揚揚的雪花,零散飄落于大明宮上。
山水樓閣蒙著細碎雪屑,如同仙宮神閣,隔絕塵俗。
在走到玉石欄桿邊時,千燈還是忍不住,向下望了一望。
太液池的湖水輕拍石階,寬闊平整的青石湖岸上,已經沒了那個女官的尸身。內侍們早已提了湖水,將血跡統統沖去,等到這場雪再下一會兒,所有痕跡會永遠消失。
一條生命的消逝,就如水面粼粼的光亮,瞬間閃現,須臾消失,無人在意。
她在欄桿邊佇立了許久,任由冰冷的雪落在自己的發間頸中。
若今日她沒有當堂翻轉陰謀指控,如今消失在這個世上的,會不會是她呢?
至少,她的名字將烙上恥辱印記,昌化王府也將就此成為天下笑柄,她往后一生,再無顏面見人。
而郜國公主與昌邑郡主對她的仇意,絕不可能因這個女官之死而消弭,皇后與太子也不可能再站在她的身后。
這注定要來的疾風驟雨中,她能求助的人會是誰,能有誰?
她的目光,不自覺地回望殿內,看向繁華簇擁中的崔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