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落單啊,昨天我一直與工人們在一起!”金堂忙澄清道,“昨日上午縣主出去后,我就趕到曲江池,不是監督師傅們弄煙火架子,就是布置水榭,一直忙到下午縣主過來的時候!”
崔扶風對照了一下之前晏蓬萊的證詞,問:“那么,你們是何時布置完的?”
金堂有些不太確定:“應當是申時吧,師傅們走后,其他人還沒來,我閑著也是閑著,把煙花架子又查看了一遍。當時晏蓬萊就在河灣附近,他可以替我作證的!”
晏蓬萊之前的證詞中確實有金堂出現,這一點倒無疑議。
“他這人有潔癖,說上游河灣中有被繩索攔住的枯枝敗葉,不但腐臭難聞,隨著下游的動靜,還會漂下來有礙觀瞻。我一想也是,何況要是煙花落下時將殘枝燒起來,那豈不是糟糕?于是我就解開了附近攔截垃圾的繩索,又把鐵絲纏在一根棍子上,將水中的雜物給勾松動,好讓它們順水漂走。等我弄完一切,把自己打理干凈,大家陸續來了,很快縣主也來了,我哪有時間去別的地方啊?”
“哼,全都是你自己說在忙,誰知道你是真的在收拾,還是偷偷找去啟春閣了?”
聽蕭浮玉這么說,金堂頓時嚇傻了,慌忙辯解:“可,我與大長公主并不熟悉,我如何能將她騙出來,又害她下水?”
“哼,你敢說你不熟悉?”蕭浮玉一聽,指著他的鼻子怒罵,“當初你家商隊回來時,哪次不是先把珍寶送到我娘面前過目?后來你想進國子監,和你爹特意冒雪到我公主府跪求,獻上那件稀世罕見的鳧靨裘,終于討得我娘歡心,親自去找祭酒討人情,還找人捉刀幫你入了國子監——當時你和你爹拚命巴結的丑態我還沒忘呢,現在我娘尸骨未寒,你說不熟了?”
金保義嚇得連額頭的傷都忘記捂了,趕緊哀求道:“郡主慎言!我兒確是一心向學,只因生于商賈之家,沒資格入國子監就讀。因此我家才……才敢攀大長公主這條線,就期望他能入學成才……”
“呸!當時我娘把金堂送進去之后,還與我說,金家那兒子哪是讀書的料,就算讀一百年國子監,估計也考不上,費這個勁干嘛?誰知你家是借我娘的力去攀附昌化王府!”蕭浮玉咬牙切齒說著,直指金保義問,“金老頭,你家怕是早就聽到了縣主擇婿的風聲,知道這是你家擠進朝堂的唯一機會吧?可惜商戶子哪有資格參選,所以你竭力替他搞了個國子監學子的身份,讓他削尖腦袋擠進了縣主后院,真是可喜可賀!”
金保義肥胖的身軀抖若篩糠,迅速打斷她的話:“是、是,公主對我們有恩,但我兒也確是想要上進,因此才努力入國子監的……我們是生意人,和氣生財,京中有頭有臉的人都得交好,更何況是您公主府呢,一直銘記在心,感恩不盡……”
他竭力想將蕭浮玉呼之欲出的“錢權交易、攪亂學府”堵在口中,可惜蕭浮玉哪會管他們的死活,沖著千燈抬起下巴,問:“零陵縣主,你瞧見了么?這種有骨頭吃就搖尾巴、吃完就反咬主人一口的狗,你有興趣養么?”
千燈蹙眉回頭,見金堂漲紅了臉,正羞慚無措地望著自己。
想到昨晚那一場盛大煙花,想到他這半年來盡心盡力修繕王府、打理后院,千燈心下一軟,安撫地朝他點了一下頭,說道:“郡主喜歡養狗,可我與諸位郎君彼此互助,以誠相待,實在不理解郡主的興趣。”
聽到她這輕描淡寫卻委實在維護他的話語,金堂心頭一松,沉沉壓在胸臆的屈辱感稍微退散,又涌起難言的感激,望著千燈眼圈都紅了。
崔扶風亦從旁開了口,對金堂道:“你我同在昌化王府,我信你不至于如此。當初我替禮部擇選縣主夫婿時,見過你入試國子監的文章存檔,猶記得上面引過一句《谷梁傳》,令我確信你立身持正,君子有所不為。”
金堂氣息哽在喉口,良久,只感激又羞愧地垂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崔扶風轉向蕭浮玉,又道:“還望昌邑郡主慎言,大長公主在朝堂數十年,多有積恩。如今逝者已矣,正是蓋棺定論之際,我相信她提攜金堂亦存恩慈之心,斷不會是徇私舞弊之人,郡主覺得呢?”
這輕描淡寫一句話,卻讓蕭浮玉囂張的氣焰頓時被截斷,咬緊雙唇死死盯著他,無法出聲。
畢竟,有些事遮掩起來比揭露出來好,尤其是母親死后的名聲。
就算她再怎么想泄憤鬧事,也得懂孰輕孰重,該不該說、能不能做。
最終,她只能悻悻轉身離去,只丟下最后一句話:“好,既然零陵縣主執意,那我便拭目以待,看看你的后院中,究竟會揪出哪位郎君來!”
第二十二章長相思
蕭浮玉雖無功而返,但盛發賭坊這一場大鬧,卻讓全長安的人都知道了,原來殺害郜國公主的兇手,就在零陵縣主的未婚夫候選人之中。
壞事傳千里,聳人聽聞的消息比了長腳還快,以至于三人尚未到大理寺,就聽到街邊茶棚的人一驚一乍地討論:“真的假的,當真是零陵縣主的某一位夫婿殺了郜國公主?”
“這還能有假?公主府的常大公公當街砸了盛發賭坊的牌子,滿大街的人親耳聽他說的!”
“要說起來倒也是啊,郜國公主三番兩次設計陷害零陵縣主,都被朝廷處罰了,縣主后院那群郎君都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一怒之下動個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荒謬,那可是大長公主,動手前不想想后果的么?”
“哎哎哎,其他人可能有所顧忌,但是那位新近擠進去的那位嘛,他哪會顧忌這個,倒是大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