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錯愕的目光掃過那幾塊銅牌,又轉向蕭浮玉:“鬧事的賊人,是……昌邑你的府上?”
“零陵縣主誤會了。這幾個人確是我府上的,也是我派遣的,但卻不是我所說的賊人。”見事情未成,蕭浮玉毫不慌張,抬手抓過銅牌,丟在那幾個黑衣人身上,冷冷道,“我是聽說,你府中有個被朝廷驅逐出長安的賊人。我一聽到消息,便擔心縣主的安危,故此先排遣府中這幾個人過來,將賊人穩住,再去請太子殿下坐鎮,以免事情有變,令賊人逃脫!”
聽她這般說,太子哪還不曾會意,被驅逐出長安的除了回紇王子鳴鷲還能有誰?原來蕭浮玉是將他誆騙至此,要將千燈的罪名坐實。
他看向蕭浮玉的眼中,不覺蒙上惱怒。
可事已至此,縱然太子介意,蕭浮玉也絕不可能放過千燈。
她暗暗收緊了雙拳,任由指甲嵌進掌心刺痛鉆心,淚水奪眶而出,對太子的傾訴也顫抖哽咽起來:“殿下,零陵縣主明知殺害我娘的兇手就是回紇王子,朝廷也做了公斷。可如今我娘尸骨未寒,她竟與回紇王子勾搭成奸,不顧朝廷律令,將此人暗自帶回府中密處!殿下,零陵郡主藐視朝廷,公然包庇殺害大長公主的真兇,她罪該萬死,國法難容!”
太子看向千燈,而她立即道:“殿下明鑒,這只是昌邑郡主一面之詞,還望殿下明察秋毫,替昌化王府洗清冤屈。”
蕭浮玉憤然反問:“零陵縣主,你敢說人不在你昌化王府中嗎?你有沒有收留朝廷驅逐的兇犯?請太子殿下立即包圍王府,徹底搜查,看看她的后院藏著什么人!”
太子知道此事傳出去對千燈名聲不好,并不想將事情鬧大,勸道:“昌邑,我相信零陵不至于公然違逆朝廷,容她解釋清楚,其中必有誤會……”
“其實,倒也沒有誤會。”千燈卻朝太子垂眸斂袖,說道,“鳴鷲王子,如今確實就在我的府中。”
第七十三章自裁
此話一出,周圍眾人都不由呆了一呆。
而一直藏身于內的鳴鷲聽到她這番話,毫不遲疑走出來:“沒錯,本王子在此!”
見他毫不避諱直接走到千燈身旁,太子臉色劇變,聲音也不由發緊:“零陵,此種大事,你如何不知輕重?”
“殿下,零陵縣主知法犯法,罔顧朝廷律令,罪不容恕!”蕭浮玉掩面悲泣,難掩眼中那一閃而過的得意神情,“請殿下立即傳召法司,將零陵縣主的罪行公諸于眾!”
太子一時遲疑,卻聽千燈淡淡開了口,問:“此事我固然有錯,但敢問昌邑郡主,大長公主之死尚未真相大白,你卻不肯安心在府中守孝,只顧著借令堂之死興風作浪,來打擊我昌化王府,這是人子之道嗎?難怪我聽說郜國公主難以瞑目,原來是因此而致?”
“怎么,零陵縣主罪行暴露,要反咬我一口?”蕭浮玉怒而反駁,“什么叫借我娘之死興風作浪針對你們昌化王府?回紇王子殺了我娘,三法司早已有定論,甚至你也在其中參過一腳,怎的如今你包庇兇手被抓了現行,又成了尚未真相大白了?”
“之前種種跡象,確實指向鳴鷲王子,因此我與三法司也被誤導,以為他確有作案嫌疑。但如今我重新追查案情,發現了新的線索,而且是至關重要的新線索,郡主,你可愿意看一看嗎?”
蕭浮玉咬牙道:“我娘因何薨逝,三法司早有論斷,無論你拿出什么東西來,都不可能替兇犯脫罪!”
千燈微微一笑:“如果這東西從你們公主府而來,而且是你娘臨終留給你的東西呢?昌邑郡主沒有興趣嗎?”
“哼,我娘為賊人所害,我連她最終一面都未曾見到,哪有……”
蕭浮玉喉口忽然哽住,后面的話都堵在了喉嚨中。
她看到了千燈手中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