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仵作們相繼查看,紛紛附和他的意見。
其中最年長的邢仵作指著頭骨上的凹痕道:“依我看,頭骨太陽穴此處的撞擊痕跡,便是斃命那一點。”
“看來可以確定,此人為高處墜崖立斃,從尸身上的齒痕可判斷,尸身被野獸啃咬時,身上衣服一同被撕扯破爛。”仵作們對他的死因達成一致,下了判斷,“大約是路過的好心人不忍見他曝尸荒野,便將其尸身埋葬于廟后,也算是做了一樁好事。”
既然已得出一致結論,仵作們便將尸骨收集起來,打算先送往義莊。但眾人也知道,這亂世之中,親人過來尋尸的可能性怕是少之又少,這堆骨頭最終不過擱置一段時間,被義莊草草處理掉而已。
唯有凌天水向崔扶風看了一眼,點了點尸骨上的一處痕跡,示意他查看。
崔扶風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那處正是手掌和腕骨,上面有淺淺的幾條骨痂,不加仔細查看,根本無人察覺。
等仵作們帶著尸骨離去后,他們過來與候在一旁的千燈會面。
“那尸骨,是蘇云中嗎?”
崔扶風點頭:“是他無疑。除了死亡時間和死因之外,我們發現他的左手腕骨留存有陳年骨裂后又痊愈的骨痂痕跡,證明他的腕骨在過往受過多次裂傷。”
那是箭桿爆裂后,對他的手掌和腕骨造成的傷害。
當初他們確認蘇云中為兇手的重要證據之一,就是因為他自小學習弓箭,但因為家境而只能使用劣質弓箭進行訓練,導致手上留下了陳年舊傷。
難道剛剛讓凌天水面色大變的,就是這塊骨頭嗎?
千燈思忖著,而凌天水則面無表情地收拾好工具,證實了尸骨上的痕跡:“所以,真正的蘇云中確實已經在當初死在了十八盤的山崖下,又被埋在了此處。”
那么,那具出現在漕渠的尸身,又會是誰呢?
千燈心下已經有數,但并未宣之于口。
既然確定這具尸體是蘇云中,馬校尉等人又細細檢查了埋葬尸骨的土坑,將附近土石幾乎篩了一遍,但終究沒有發現屬于他的那枚引鳳簽。
“應該是埋葬他的人發現了引鳳簽,將它取走了。”此事不難判斷,千燈道,“看來兵匪們那個‘恩公’不簡單,不僅知曉‘井欄’,也知曉蘇云中之死。”
既然‘恩公’可以確定是縣主夫婿候選人,而蘇云中的引鳳簽又在漕渠那具尸身上發現,可以想見,兇手與‘恩公’必定脫不了干系。
“當務之急,是查出亂兵們的‘恩公’究竟是誰。其他兵匪雖然都已死亡,所幸那個馮翊還在,咱們得盡快搜尋他的蹤跡,從他口中挖出線索來。”
崔扶風的提議得到了一致贊成。
“之前此事交代給御林軍和大理寺后,我也吩咐過北衙禁軍,交代他們去調查,只是進展緩慢,至今尚未有什么發現。”凌天水道,“如今我已調動,那時也不便再吩咐他們調查此事了。今日既然到了這邊,我順便去一趟營中,把此事了結了,也順便看看孟蘭溪在那邊是否適應。”
此間離北衙禁軍的大營確實不遠。千燈與崔扶風都上了馬,隨他一路縱馬馳去。
哪知就在接近大營之時,遠遠看見一彪人馬正從營中疾馳出,向著前方峽谷而去。
凌天水打了個呼哨,領頭的人馬看見他,趕忙回馬上前見禮:“凌司階,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