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燈與臨淮王一行人下馬進宮,龜茲大小官員皆已在殿前恭謹靜候。
他們先去后殿探望了龜茲王,稟告了大捷的消息。即使天大的喜訊讓龜茲王展露出艱難笑意,可那灰敗的臉色依舊難改。
千燈不由想起李潁上之前的判斷,知曉他確已時日無多,心中百味雜陳。
王宮中絲竹聲響,前殿慶典即將開始。
眾人被宮人們引去落座,千燈則作為表姐,準備先去偏殿探望王女白昭蘇,看看她如今情況如何。
“縣主……”龜茲王強撐病體,抬手示意她稍留片刻。
很快,白昭蘇躺在小榻上,被抬到了他們身邊,周圍其他人都退下,唯留了大都尉丞、尉遲乙耀等幾個龜茲重臣在左右。
“此番若無縣主多方牽頭籌措,聯合大唐與龜茲軍大敗西番軍……我龜茲難有接下來的長期穩定,縣主是我龜茲的大恩人哪!”
聽龜茲王這般說,千燈立即道:“龜茲是我血脈之地、父祖之國,此番我僥幸能貢獻微薄之力,亦是我輩義不容辭之事。”
“是,承蒙縣主大義,我……如今還有一件事要托付縣主,此事關系我龜茲百年大計,希望在場諸位共同做個見證?!?/p>
他說得如此艱難又鄭重,眾人亦知曉他是在托孤了,紛紛面帶沉重地下跪聆聽。
龜茲王抬手示意將白昭蘇抬到自己身邊,撫著她的頭,艱澀道:“我王族蒙遭不幸,得縣主相助,幫我們留下了昭蘇這唯一一條血脈。只是她……年紀尚幼,又從未涉及政務、受過培養。幸而縣主對她有恩,她亦對縣主多有孺慕敬仰??h主既是……我王室親族,亦是大唐貴女,遠見卓識,胸襟非凡,我想請縣主在龜茲多留些時日,教導昭蘇,監控國政,不知……縣主意下如何?”
此話一出,眾人在錯愕之際,又覺理所當然。
畢竟白昭蘇即位后,小國弱主,定然無法掌控龜茲局勢,更可能短短時間便被周邊勢力吞噬。
而零陵縣主卻遠有大唐、近有北庭鼎力之助,更兼是王族血親、昌化王后裔,若能有她攝政,龜茲應當可保安定無虞。
只是……
眾臣的心中,不約而同涌起一個念頭,心想,零陵縣主有實力、有能力,更有父祖加持的身份,只需要取得大唐的許可,她要做龜茲女王亦非難事,何苦只做一個站在背后的攝政王姊?
難怪龜茲王要讓他們做見證,他唯一能期望的,就是將縣主架上這“托孤”的道義名號,為了父祖的盛名與自己的風評口碑,熄了篡位之心,免遭天下人詬病恥笑。
跪在最前方的大都尉丞望著龜茲王與白昭蘇,欲言又止。
而尉遲乙耀則暗地打量千燈神情,想著臨淮王站在她身后的威勢,心下滿是擔心憂慮。
滿殿的人都是暗暗變了臉色,等待這位大唐縣主的反應。
唯有白昭蘇并不懂這一瞬間背后的暗潮,只用充滿希冀的目光望著千燈,眼中寫滿了安心,仿佛知道縣主姐姐一定會如以往一樣,全力相幫她走出困境。
在滿殿各懷心腹意味不明的目光中,千燈沉吟一瞬,隨即長出了一口氣,向著龜茲王頷首,微微而笑。
她走到蒼白虛弱的白昭蘇身邊,抬手握住她微涼的小小手掌,單膝在她面前跪下,低聲道:“白千燈見識淺薄,并無大智慧,不敢說教導王女。但我愿長駐龜茲,盡心竭力輔佐王女,相信她定能如我們的高祖母歸善女王一般,為百姓謀安定和平,為龜茲再創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