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滋看著女嬰那粉嫩的小臉頰與黑亮的大眼睛,又小心翼翼地握住她抓著彩球的手,有些驚訝:“她這么小的手上,還有更小的指甲,只有米粒大呢。”
楊葭沚與黃敏不由相視而笑。而被李滋握住的小手上,彩球也終于掉下來了。
李滋一手拿著彩球,另一手卻還握著女嬰的手,好奇地看著:“她還有掌紋呢,已經挺清晰了。”
說著,他用自己大了許多的手,貼在她小小的手掌上,與她比了一比。
兩條一大一小的掌紋就此貼在一起,仿佛要蔓延生長于一處,從此命運相交,糾纏一生。
第四卷鳴鷲夜
正月初一,大朝會。
長安全城張燈結彩,特許三日大酺。一百零八坊百姓集聚宴飲,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自開元以后,長安城許久沒有如此繁華熱鬧的景象了。
安史之亂后日漸凋敝的長安,久違地煥發出了兵亂后的新生光彩。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注:出自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朝廷九品以上官員齊聚含元殿,更有皇親命婦、少民外官、各國使臣、進士舉子分批進賀,鼓樂儀仗紛繁復雜,宮女內侍步履輕快匆忙。
御前見禮已畢,所有人都在期待地望向宮門口,等待著那支雄兵的到來。
不多時,耳聽馬蹄聲由遠及近,披紅掛彩的鐵甲士兵在萬眾歡呼簇擁中,押送俘虜首惡,威風凜凜而至。
入丹鳳門,過御橋,一路來到含元殿前龍尾道下。甲士齊齊下馬,推俘虜于階下,又奉上斬獲的敵將首級,山呼萬歲,叩拜獻俘。
含元殿左右,皇親命婦云集。左邊翔鸞閣上是諸王皇子,右邊棲鳳閣則是皇后與命婦集賀之處。
兵亂結束,將士獻俘,是國朝喜慶大事。滿堂喜慶生輝,朱紫羅衣中,唯有千燈身著比他人都要淺些的淡紫衫裙,頭上也只戴了兩支素色堆紗宮花,在滿殿艷色中顯得比其他人都更素淡一些。
眾人都知道她母喪未久,本不宜拋頭露面,但昌化王府委實只剩得她一人了,除了她之外,又有誰能赴會呢?
崔夫人走到千燈身旁,與她一起下望獻俘盛況,在周圍的鼓樂聲中輕聲提醒她:“高閣風大,少吹一會兒,進來避避風吧。”
千燈應了,卻還是在龍尾道上尋找那條身影:“聽說臨淮王傷勢見好,也入京面圣了。他予我有大恩,可朔方軍軍紀嚴明,我一個女子進大營怕是不便,所以想看看今日能否找個機會向他致謝。”
崔夫人笑道:“這倒簡單,此次獻虜我也幫宮中籌備,知曉流程。待會兒歌舞百戲就要上了,命婦可以下棲鳳閣一并觀賞,與將士們相隔不遠。就算臨淮王身邊人多,屆時瞅個空子,讓扶風帶你過去不就行了?”
千燈感激點頭:“多謝夫人,只是又要麻煩崔少卿了。”
“你這孩子,又見外了。”崔夫人拍拍她的手背,朝她一笑,轉身伺候太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