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哥。”金堂弱弱地幫他翻譯。
“我小時候他就不見了,我就記得他臉上有個太急(胎記)!”鳴鷲嚷著,瞪著馮翊問,“是你們殺了他,所以他才回不來了?”
“沒有!”馮翊當即搖頭否認,“當時姚校尉一見這牌子便變了臉色,紫脹著臉收刀入鞘,只吼了一聲:‘看什么看!我大唐回紇舅甥之邦,向來交好,豈會因為區區誤會沖突而傷了和氣?’”
那回紇人見他識相,得意冷笑,收回令信就掛回腰間了。
這一收令信,眾人的目光都隨著他的手看見了他腰間的鑲寶金帶,也看見那上面系著一塊鴨卵大的美玉,瑩光縈繞,潤澤至極。
就與他身旁那個美人一樣,讓人不由自主就盯著多看一眼。
漢人愛佩玉,回紇人卻是馬背上的民族,并不愛這種易碎的東西。但這塊玉委實絕妙,濃白羊脂質地上,兩縷青色與紫色相交相離,左斜上方又有一點紅色,如兩條蒼龍夭矯奪珠,如令人過目難忘。
大概就是因此,才會連這回紇貴族也愛不釋手,帶在身上。
馮翊正在描述時,千燈忽然聽到輕微的衣服悉索聲。
她用眼角的余光瞥去,看見金堂臉色有些不對,手抖抖索索地移向腰間,要將自己的玉佩給遮住。
然而已經來不及了,馮翊的手已經指向他,說:“雖然時隔很久,但我印象深刻,那塊玉和金家少爺的這塊,好像十分相似。”
金堂嚇了一跳,正抓著自己的玉佩茫然驚惶,鳴鷲已經抬手將玉從他的掌中扯了出來,展示給馮翊看:“這個?”
馮翊肯定:“就是這花紋,不過金少爺這塊好像比較薄,不是鴨卵橢圓形。”
鳴鷲用手指捏了捏玉佩,說:“那是,我們回紇喜歡厚的,重的,你們漢人喜歡薄的,亮的!”
如他所言,這塊玉佩瑩澈透亮,上面雕工精美,青紫朱三色俱在,赫然是匠人利用兩條青紫色線交纏的痕跡,雕出了雙龍戲珠的圖案,堪稱巧奪天工。
金堂氣急敗壞,撲上去搶自己的玉佩:“胡說八道!這是我前日回家在庫房偶爾翻到的,見它漂亮就戴上了。你……你這個亂兵,肯定是剛才看到了,所以故意這般說,來陷害我!”
馮翊看向身旁的同伴,問:“你們當時有印象嗎?”
那幾人印象倒是沒這么清晰,面露遲疑之色。唯有被綁在柱子上、下巴兀自在滲血的山羊胡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我記得。那玉天生有雙龍戲珠的圖案,委實價值連城。”
金堂面色惶急,正不知如何是好,鳴鷲又開口道:“我媽姐跟我說過——”
崔扶風提示:“母親的姐姐叫大姨。”
“我大衣跟我說過,她兒子不見時,身上帶著龍珠的!那時候我不知道是什么,現在我知道了!”鳴鷲一指那塊玉佩,“有龍!有珠!就是它!”
第十二章瀚海
千燈打量那玉佩的模樣,心下微動,總覺得在哪兒見過這奇妙配色的玉石——
但,這般俏色玉石,回紇有一塊算是罕見,金家有塊差不多的已是匪夷所思,她又如何能在別的地方見到相同的呢?
她開口勸解道:“這玉佩反正在金堂身上,等回去再說不遲。如今要緊的,是先問清楚當時發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