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轉交到皇后手上后,一切形勢便立即逆轉。
因為那張薄薄的紙,原本壓根兒懶得處理郜國公主與她糾紛的皇后,旗幟鮮明地改換了立場,為她作主。
這東西定然非同小可,可是凌天水這樣一個從西北剛到長安的區區北衙禁軍司階,如何能窺測到皇家秘辛,從而為她贏得了當眾揭開真相的機會呢?
見她支著腮,一雙眼睛一瞬不瞬盯著自己,眼中滿是詢問之色,凌天水便問:“你覺得皇后殿下至為關心的,是什么?”
千燈不假思索:“太子殿下。”
“太子剛出生時,曾經遭遇一場災禍,差點夭折。”
千燈雖然與太子交好,卻不知此事,愕然睜大了眼。
在他們片刻交談之際,崔扶風已修好奏表遣人送去了宮中。
他顯然對于此事也有了解,說道:“我倒是也曾聽過些許傳言,太子殿下出生尚未滿月時,忽有一日手腳抽搐,雙唇烏紫,眼看是不好了。當時皇后尚是太子良娣,立即召喚府中太醫過來查看,發現孩子后頸竟有個小孔,孔周一圈黑血,似是毒蟲叮咬。”
千燈沒想到太子幼時竟會如此遭遇,頓時心都揪緊了。
“當時小殿下氣息已弱,太醫認為生機渺茫,宮女嬤嬤們也以為皇后會放棄,可她卻不肯相信,親自吸吮孩子后頸的毒藥,又將奄奄一息的小殿下貼在自己心口暖著,晝夜不肯放開。許是上蒼憐憫,小殿下在四日后終于蘇醒,留住了一條命,經精心調理后,逐漸恢復成如今這般健康模樣。”
救回孩子后,皇后徹查了身邊所有人,卻找不到兇器和兇手,便換掉了身邊所有人,重新挑選乳娘和侍女,此后對兒子也一直看得很緊,時至今日未曾懈怠。
而當時比她還稍早些誕下孩子的趙良娣則沒有那么好運了,過不多久,趙良娣的兒子因病去世,趙良娣憂思成疾,很快也跟著孩子一起沒了。
東宮此后一直沒有誕下其他的孩子,直到太子登基后,唯一擁有子嗣的皇后便順理成章封后,成為后宮之主,孩子也受封太子,才有其他孩子陸續降生。
但時至今日,皇帝至今成人的皇子唯有太子一人。
千燈想著皇后那一貫端莊雍容的模樣,沒想到后宮風雨也曾傾瀉于她的身上,更沒想到她為了太子能如此決絕強硬。
她深深吸氣又長長吐出,輕聲道:“原來如此。”
呈給皇后的那張紙,她雖只倉促瞥了一眼,但也已深深記得那上面描繪的是一支鳳釵圖樣,有尖尖的喙和鳥頭中存放毒物的空洞。
而凌天水淡淡補了最后一句:“那張圖紙,是當年郜國公主府出具給匠人的。”
千燈默然點頭,望著凌天水又問:“那,你是從何處得知此事,又從哪里拿到的證據?”
“機緣巧合而已。”他不愿多說,一句帶過,“能幫上縣主就好。”
千燈見他這般,知道從他口中問不出什么了。
朝廷關于鳴鷲的批示下來還早,崔扶風看了看卷宗,將紀麟游先圈了出來:“首先查一查郜國公主死了,能得到最大好處的人吧。”
“紀麟游與郜國公主府有利益沖突?”千燈有些詫異。
“不僅有矛盾,而且,如今正是紀家最要緊的關頭。”崔扶風解釋道,“此次兵亂之后,朝廷從戰局出發,預計要大規模換兵調將,以免國兵成為私兵,中央更難調遣。紀家統領昌化王舊部,至今未改旗幟,自昌化王薨逝后編入朝廷近軍之屬,原本不在換將之列。可郜國公主因與縣主矛盾激化,偏要從中作梗,兵部又有她的派系,因此竟將其列入了調換之列,不日便將下調令了。”
凌天水這段時間雖不在京中,但他是軍中人,哪會不知道此事:“連我在外頭都聽到風聲了。據說紀老將軍氣得把酒壇子都摔碎了七八個,誓與郜國公主不兩立。”
當然,他們心里都清楚,昌化王去世已有三四年了,紀家要維持住如今的部下兵丁,最好也最完美的方式,是娶到昌化王唯一的孫女,徹底接管他在軍中的遺產。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事情,紀麟游自然也不會不明白。
所以,這樁姻親對于紀家人來說,具有關系家族興亡的重要性;而與昌化王府結仇怨的郜國公主,他們自然也是同仇敵愾,亟待鏟除。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https:52shuku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傳送門:排行榜單找書指南側側輕寒宅斗文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