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水上木廊,兩人拍打著頭上身上的水珠,望向面前的大雨。
劈里啪啦的聲音不曾間斷,水中漣漪圈圈層層,雨點(diǎn)斜侵木廊,先是敲出點(diǎn)點(diǎn)濕痕,隨即整條小廊雨點(diǎn)全部浸濕。
眼看他們在廊下要被打濕,琉璃一把推開照影軒的門,陪著千燈退到了屋內(nèi)。
照影軒四面通透,水風(fēng)回轉(zhuǎn),她們又被雨淋得半濕,春寒料峭中兩人都覺得寒意浸人,忍不住打了幾個(gè)噴嚏。
“哎呀,對不起有潔癖的晏郎君了,但事出有因,我想他應(yīng)該會(huì)體諒咱們的。”琉璃說著,走到屋內(nèi)小茶爐前,從旁邊小瓷缸中取了水,燃起爐火后又取了旁邊的豆蔻姜桂,在爐上煮了壺祛寒茶。
就著爐火將身上的濕衣服烤干,壺中茶也已煮到滾沸。兩人倒了兩杯茶一邊喝著,又捧著暖手,身上終于熱了起來。
在這風(fēng)雨中的小軒內(nèi),點(diǎn)著一盞孤燈,望著外面驟雨打清池,聽著穿林打葉聲,一直忙碌著無法停歇的千燈,也有了一絲放松倦怠的感覺。
就在此時(shí),鋪天蓋地的雨幕中出現(xiàn)一條人影,沿著木廊快步行來,出現(xiàn)在了照影軒門口。
暗夜雨絲如珠簾,映襯出他長身玉立的姿態(tài),春日薄薄的衣衫濕透后貼在他的身上,顯得整條人影更為清瘦飄逸,渾若仙人。
千燈忽然想起當(dāng)年聽人傳揚(yáng)過的一句話——那是圣人在大祭時(shí)看見晏蓬萊后的感嘆,他說,這是誰家兒郎,連背影都見之忘俗,不似世間人?
落在皇帝起居注上的這句話,傳頌在天下人的口中,清清楚楚地呈現(xiàn)在她的眼前。
而晏蓬萊抬起頭,看見了燈光籠罩中捧著一盞熱茶的千燈。燈光給她的身影面容鍍上一層光芒熹微的輪廓,讓他望著她時(shí),只覺心弦隨著她面頰上的金線微顫,一時(shí)如墮仙音繚繞,茫然而莫名歡喜。
千燈起身打招呼:“晏郎君,適才我們突逢驟雨,無處躲避,因此到這邊暫避,借用你的茶爐喝盞茶暖暖身子,還望見諒。”
晏蓬萊俯身向她施了一禮,輕聲道:“縣主何出此言?我不過蒙縣主好心收留,這后院盡是縣主所有,您自可縱情來去。”
千燈向他還禮,看見他被雨淋濕的面頰上,水珠映著燈光,如同淚痕,給這位神仙郎君染上了一絲人間悲凄。
在四周急促的風(fēng)雨聲中,千燈忽然想起,當(dāng)日正是一場暴雨,讓這位神仙郎君留在了她的后院。
而今日亦是一場暴雨,這位潔癖成性的郎君卻不顧一切,頂風(fēng)冒雨奔回她的后院。
兩人隔著茶爐對坐喝茶,各自靜默。
琉璃看看她家仙姿綺貌的縣主,又看看對面冠絕天下的郎君,心下暗自覺得兩人在一起簡直像畫一樣賞心悅目。
可惜她并不知道,畫中人心中自有盤算。
千燈的目光,偷偷落在晏蓬萊的袖口,查看商南流所說的灰跡,又仔細(xì)分辨他身上有沒有雪末安息香的味道。
可她失望了。也許是光線太暗,也許是雨點(diǎn)沖刷,也許是白色的灰跡在他淺色的衣服上痕跡太淡,無論是痕跡還是香氣,她都沒有察覺到。
也許這位著名潔癖的郎君,從那擁擠喧囂的茶肆回去后,早已沐浴更衣,消除了所有氣息。
也不能排除商南流聞到的氣息,其實(shí)是鄭饒安的,畢竟他是郜國公主一力提拔的,他若前往公主府致祭,也會(huì)染上那香氣。
第四十二章夜雨
千燈垂下眼,默默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