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她遠去后,千燈忽然又覺得可笑。
其實她真的知道了他的身份,找到了如今的他又有何用呢?
他們已經恩斷義絕,再也沒有重逢必要了。
更何況,他是被朔方軍插入長安打探的,離開時自然該隨著“凌天水”的死而消散無蹤。
沒必要了,她與他,再也不會見面了。
巡邊隊伍在伊州停留了數日,臨淮王每日陪著太子巡查邊防,滿城上下都是忙碌非常。唯有千燈一個人待在府邸之中,堪稱無所事事。
直到四日后,在打探到太子今日休整、伊州軍馬并未外出后,千燈帶著府中幾個隨行侍衛前往大營,遞帖求見臨淮王,感謝他當日施以援手,救她于寒潭之畔。
如她所料,臨淮王并未見她,只派身邊侍衛從營中傳了口信過來,說她去年已命府中人贈禮致謝,足見殷勤。心意已到,不必一再為些許舉手之勞糾葛。
千燈特地來到這里,還是想當面對他解釋一下二人父祖之間的恩怨,因此堅持對侍衛道:“還望再幫我向王爺通稟一聲,畢竟我祖父當年出自老王爺麾下,后來王爺亦一再救護我,我必得當面致謝,方不失禮。”
侍衛不敢違抗臨淮王的意思,又見她堅持懇求,正在為難之際,身后傳來清朗聲音,正是崔扶風:“縣主。”
千燈回頭看他,見他身著官服縱馬到來,顯然來商談要事。
尚未開口,他已翻身下馬,走向候在營門前的她:“是要見臨淮王嗎?”
千燈知曉他正要入營,便低聲道:“我想著之前我與王爺的祖輩亦有交往,殊不望兩家此番情誼就此斷絕。不知崔少卿是否可替我疏通引薦,讓我見一見臨淮王,當面陳說?”
崔扶風自然知曉她的意思,頷首道:“縣主放心,我見到臨淮王時,定幫你傳達此意。”
可惜,即使有崔扶風代為調停,臨淮王依舊沒有與她見面的意思。
不多時崔扶風出營回轉,對千燈溫聲解釋道:“時機有些不巧,王爺那邊正好有軍機要事,抽不出空來。我已經將縣主的意思代為向他說明,王爺也說當年你父祖亦是職責在身,遵命行事而已。他一向敬重昌化王及世子高風亮節,更何況你父祖為大唐慷慨捐軀,值得所有將士景仰。王爺是通情達理之人,縣主大可放心。”
千燈雖然有些失望,但事已至此,臨淮王擺明不會見她了。
之前他設謀布局,針對昌化王府,如今避而不談也是一種處理方式。不過,既然他如此回答,相信應該自矜身份,以后兩府的恩怨,應能就此逐漸消弭。
畢竟,昌化王府如今已到這般境地,她一介孤女,能在權勢滔天的臨淮王面前翻出什么波浪來?
他的人生廣袤無垠,實在沒有必要繼續針對她,將她逼上絕路。
“既然如此,我也安心了。”千燈向崔扶風致謝,低聲道,“一直以來都麻煩崔少卿了,此事以后若有機會,也望崔少卿再幫我們昌化王府解釋一二。”
崔扶風凝望著她,微微而笑:“縣主何必見外?你我之間的關系自然與其他人不同。既然已承諾要與你同行,那么,扶風此生定然不會食言。”
西北天高日明,在熾烈日光下,他越顯光華曄曄,燦然清朗。
千燈望著他的笑容,只覺糾葛于心頭的煩憂也釋懷了許多。
“是,這一路走來,多虧崔郎君相攜相伴,助我度過無數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