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之角的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春秋殿主廳的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茶香,案幾上堆疊的公文整齊碼放,邊角用鎮紙壓著。
李俊儒坐在梨花木大椅上,他右手握著筆,正低頭批閱一份來自江南分舵的密報,筆尖在紙上沙沙游走,偶爾停頓思索時,指尖會輕輕敲擊案面。
陽光落在他清俊的側臉上,映得睫毛在眼下投出淺淺的陰影,眉宇間帶著幾分連日操勞的疲憊,卻依舊透著沉穩的銳氣。
張藝雅端著青瓷茶壺,輕手輕腳地走到案旁。
她身著藍色長裙,裙擺繡著細碎的薔薇花紋,隨著動作輕輕晃動。
她將溫熱的茶水斟入李俊儒手邊的茶杯,水汽氤氳中,她看著他專注的神情,眼底漾起柔和的笑意:“剛泡的碧螺春,涼了就不好喝了。”
李俊儒抬眼,放下筆接過茶杯,指尖觸到溫熱的杯壁,心中泛起暖意。
他淺啜一口,茶香在舌尖蔓延,帶著江南水鄉的清冽:“還是你泡的茶合心意。”
張藝雅在他身旁的小凳上坐下,手肘支著案沿,指尖輕輕撥弄著茶杯的耳柄:“忙了一上午了,歇會兒吧。”
她頓了頓,目光落在他眼下的烏青上,語氣帶著關切:“秋,你那兩個兄弟的事,你弄清楚了嗎?”
李俊儒握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頓,杯沿的水汽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
他望著窗外掠過的海鳥,輕嘆一聲,語氣帶著幾分無奈:“我從江南回來快一個月了,這些日子幾乎每天都在琢磨,派去查訪的人也傳回來不少消息,可翻來覆去拼湊,始終理不出頭緒。”
他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鼻子,眉頭微蹙:“王樺清一口咬定與張陸偉勢不兩立,問起緣由卻只字不提,只說‘回不去了’;張陸偉那邊更是如同人間蒸發,江湖上連他的蹤跡都尋不到。再過些日子就是八月十五,漢江決戰的日子越來越近,我這心里總懸著一塊石頭。”
張藝雅看著他苦惱的模樣,忍不住輕笑出聲,伸手撫平他眉間的褶皺:“這些天看你忙得腳不沾地,又是處理分舵事務,又是協調各閣防務,我還以為你早就有眉目了呢。”
“哪有那么容易。”李俊儒放下茶杯,指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江湖事就是這樣,越是看似簡單的恩怨,背后藏的牽扯越多。王樺清那性子你也知道,看似粗獷,實則比誰都執拗,他認定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他望著案上攤開的漢江地圖,聲音低沉了些:“離八月十五還有些日子,希望能在那之前找到癥結,哪怕勸不住他們罷戰,也要至少弄明白究竟是為了什么。”
話音剛落,主廳門口傳來輕緩的腳步聲。
林若仙身著淡青色襦裙,抱著一個紫檀木托盤從偏廳走出,托盤上放著幾本賬簿,邊角用紅繩捆得整整齊齊。
她步履輕緩,走到案前站定,對著李俊儒和張藝雅微微躬身,聲音細弱卻清晰:“殿主,藝雅姐。”
“是仙兒啊。”張藝雅笑著點頭,目光落在她懷中的賬簿上,“這是剛送來的財報?”
林若仙點頭,將托盤輕輕放在案上:“是絕愛閣豫州分舵這個月的財報,早上剛從豫州送來,我已經核對過數目,都沒問題,剛才已經交給慕寒閣主了。”
她說話時,指尖微微攥著裙擺,眼底帶著一絲緊張,卻更多的是完成任務的踏實。
李俊儒看著她,嘴角揚起溫和的笑意:“做得很好,賬目核對最是繁瑣,你剛接手就能處理得這么利落,看來這些日子沒少下功夫。”
林若仙被夸得臉頰微紅,連忙低下頭:“是慕寒閣主教得好,她耐心教我看賬目的法子,分舵的師兄們也都肯幫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們都會細細講給我聽。”
她頓了頓,抬起頭時,眼中已沒了初來時的怯懦,多了幾分從容:“這個月待著很習慣,分舵的氛圍很好,大家待我都像家人一樣。”
“習慣就好。”李俊儒欣慰地點頭,“豫州分舵事務不算繁雜,正好適合你慢慢熟悉。要是有什么需要的,或者覺得哪里不方便,不用客氣,直接跟慕寒提,她會幫你安排妥當。”
“嗯!謝謝殿主!”
林若仙用力點頭,眼底閃著感激的光,又對著兩人福了福身:“那我先去幫慕寒閣主整理其他文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