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像被揉碎的銀箔,透過窗欞的縫隙灑進屋內,在床榻邊鋪出一道細長的亮痕。
心臟還在胸腔里狂跳,方才混沌的睡意被一股突如其來的清明沖得干干凈凈。
“那日……”李俊儒的聲音在寂靜的房間里響起,帶著剛從回憶里掙脫的沙啞,“我去找柳青云,讓他幫忙見他師父的時候……”
思緒像被拽著往回走,瞬間跌進幾日前浣月閣的雅間里。
他記得那天的陽光格外刺眼,透過雕花窗欞落在柳青云微醺的臉上,那人左胳膊搭在粉裙姑娘的肩頭,指尖漫不經心地繞著姑娘鬢邊的碎發,右手里端著盞白瓷酒杯,酒液晃出細碎的漣漪,連說話時都帶著幾分慵懶的散漫,像極了尋常混日子的江湖無賴。
那時他還不知道,眼前這個貪財好色、愛耍小聰明的柳半仙,就是傳說中能勘破世事、算盡天下事的洞微真人。
所以當柳青云順著話頭扯到李萬財的案子時,他只當是對方閑得無聊,隨口撿些江湖傳聞來搭話,連半分深究的念頭都沒有。
可如今想來,柳青云那樣的人,心思比誰都細,嘴里從來不會說沒用的話——那些看似漫不經心的閑聊,或許從一開始就是暗藏機鋒的提醒。
李俊儒緩緩靠在床頭,閉上眼睛,試圖將那日的對話一字一句地從記憶里撈出來。
雅間里的脂粉香、姑娘們的嬌笑聲、柳青云酒杯碰撞的脆響,漸漸在耳邊清晰起來,最后都匯聚成柳青云那帶著幾分戲謔的嗓音:“可我還聽說,李老板出事前,剛去見過官府里的人。你說巧不巧?”
“巧不巧……”李俊儒低聲重復著這三個字,眉頭瞬間擰成了疙瘩。
之前他從沒深思李萬財的事情,直到李通臨死前要說出關鍵名字時被滅口,他才意識到這背后藏著多大的兇險。
可柳青云那時就已經點出“官府里的人”這個關鍵,是不是早就知道李萬財的死絕非意外?是不是早就清楚,殺李萬財的人,就藏在官府的層層保護傘里?
他下意識地抬手摸了摸鼻子,這個習慣性的動作里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焦躁。
指尖觸到鼻翼的薄汗,才驚覺自己竟在不知不覺間繃緊了神經——柳青云的話像一把鑰匙,突然打開了某個被忽略的角落,可角落里的迷霧卻更濃了。
緊接著,柳青云那天說的第二句話又在耳邊響起,帶著幾分似真似假的感慨:“對了,不是說京城要派來位大人物嗎?我聽說這位大人素來不喜歡江湖人,還說要把咱們這些舞刀弄劍的都管起來??赡阆氚?,這江湖就像片林子,有松樹有灌木,還有些蔓藤纏纏繞繞,真要一刀切了,指不定會扯出什么藏在根下的東西?!?/p>
“京城來的大人物……”李俊儒的喉結輕輕滾動了一下。
張一柳之前提過,這位大人物專門接手中州事務,還要在漢江城實行新政,廢除專門處理江湖事務的“督江湖部”,主張將江湖人與普通人一并管控。
他當時只覺得這位大人的政策激進,卻沒把這事和李萬財的案子、漢江決戰聯系起來??闪嘣铺匾獍堰@兩件事放在一起說,難道兩者之間真的有關聯?
那位大人不喜江湖人,自然不希望漢江出現武圣級別的決戰——那樣會聚集數百上千的江湖人,場面混亂難控,與他“管控江湖”的新政背道而馳。
可若是為了阻止決戰,他大可以用官府的名義直接禁止,何必繞這么大的彎子,去殺一個城北的鹽商李萬財?
“殺李萬財……阻止決戰?”
李俊儒搖了搖頭,覺得這邏輯根本說不通。
李萬財雖在漢江有些勢力,卻也不是支持決戰的核心人物,殺了他根本起不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反而會引火燒身,讓官府的嫌疑越來越重。
可如果不是這位大人,柳青云又為什么要在提到李萬財時,特意扯出這位即將到來的大人物?難道只是隨口一提的巧合?
他揉了揉發脹的眉心,只覺得腦子里像塞進了一團亂麻,越理越亂。
柳青云那天說的話又鉆進腦海:“有的人覺得自己是執子的,走得步步為營,可走著走著才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棋盤上的一顆,連落在哪、怎么走,都由不得自己。更有意思的是,有時候你以為的對手,說不定跟你一樣,都是被人擺好的子,到頭來拼得你死我活,不過是幫下棋的人清了場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