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碩將桌上卷軸收起,思忖片刻,還是決定穩(wěn)一手。
官場最忌越級上報,趙都安狂妄自大,不給司監(jiān)面子,他卻不會。
何況趙狗屢次得罪司監(jiān),雙方早有嫌隙,自己這也算投桃報李。
想到這里,他帶著證據(jù)直奔后衙,尋到老宦官,將事情稟告了一番。
“所以,你檢舉趙都安收受賄賂,干涉司法?”老司監(jiān)眼神很古怪。
“是,”張昌碩一副正人君子模樣,作揖道:
“屬下懇請呈奏陛下,拔除蛀蟲!”
兩鬢斑白,眼窩較深的老司監(jiān)沉默片刻,說道:
“咱家剛得到宮里傳話,明日上午,陛下將傳喚趙都安與馬督公、呂御史等人,當(dāng)面對質(zhì),你既有此心,便拿了證據(jù),與他一同進(jìn)宮吧。”
張昌碩大喜過望,告辭離開。
等人走了,只剩下老宦官一人坐在空蕩的堂內(nèi)。
望著庭院中煙雨打濕的芭蕉,深深嘆了口氣。
在他看來,明日之后,趙都安即便不死,恐也要落得悲慘下場。
“官場上的朋友未必幫你,但敵人定會害你……墻倒眾人推啊。”
……
傍晚。
趙都安接到了明日入宮的傳喚,據(jù)衙門小吏說,趙使君全程沒有半點(diǎn)表情。
……
當(dāng)夜。
趙都安失寵,即將倒臺的消息不脛而走,從廟堂的圈層,傳入市井。
傳言中,此次彈劾的主力,御史“呂梁”,乃是相國一派的官員。
代表相國的意思。
謠言總是以最符合廣大群眾期待的形式傳播。
太多人憎惡趙都安,所以整個京城的人,都只愿意相信,他將要倒臺的故事版本。
一時間,甚囂塵上,滿城風(fēng)雨。
而身處風(fēng)暴中央的趙都安,卻只是躲在客棧中,安靜地睡了一覺,準(zhǔn)備以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應(yīng)對明日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