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是,”對這一幕,趙都安早已在內心演練無數次,當即將事件前因后果道出。
自己如何定計,如何穩住對方,如何揪出王顯背后的真正“買主”。
侃侃而談,絲毫不見慌張。
“伱說是就是了?如何證明?”
張昌碩繃不住了,大聲質問:
“誰知道,不是你為了洗罪,臨時這樣說的?”
御史呂梁也察覺不妙,出聲附和:
“陛下,切莫被這賊子誆騙!”
趙都安鎮定自若,沒有理會二人,仍舊面朝女帝,平靜道:
“臣早在面見王顯后,便將此事匯報給白馬司司監,可以為人證。”
張昌碩心頭猛地一沉!
他知道,趙都安既言之鑿鑿,此事想必是真的。
可……怎么可能?
這個驕橫自大,不學無術的蠢貨,怎么會突然轉性?
是了……戴罪立功,難道是他當時就準備,用這件事立功,來沖抵今日的彈劾?
這是張昌碩能想到的,唯一合理的解釋。
而這樣一來,他滿懷期待,呈送的“證據”,頓時變成廢紙,毫無效力。
甚至連他這個行為,都有些滑稽。
與此同時,呂梁和馬閻,也猜到了這個可能,心中詫異。
但轉念間,又意識到,即便如此,局勢其實仍沒有大的改觀。
趙都安證明了自己并未受賄干政,或還呈上一份功勞,但有什么意義?
王顯這個層次的掮客買賣,最多也就牽連出六七品官員,頂格涉及五品。
這點微末之功,相比于趙都安犯下的罪,實在是不值一提。
想到這里,馬閻輕輕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