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聽著沉思了半晌,認真地問姜憲:“那火槍真的有那么厲害嗎?”
前世,直到姜憲被毒殺,火槍也沒能在衛所里普及,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太花錢,制作起來花錢,用起來也花錢。她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有那么厲害,卻知道最后火槍的圖紙被趙嘯得了去,不知道又找到了什么改進了火槍的工藝,最后組成了一個火槍營。就是這支火槍營,壓得倭寇不敢再上岸停留,也讓李謙很頭痛。
她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了李謙。
李謙還是有些猶豫。
姜憲沒再繼續勸說李謙接受這件事。
她只是不想李謙落后很多。
若是這火槍的圖紙注定和李謙沒有緣分,仍由趙嘯得去了,能壓制那些倭寇也是好的。
可她也不想讓李謙吃虧。
那火槍的制作圖紙肯定是要弄到手的,最多把它拓印一份留給趙嘯好了。
打定了主意,姜憲特意吩咐了劉冬月一聲,讓他聯系上劉清明,催一催劉清明。別以為她離了京,就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了。若是有必要,給劉清明一點教訓也是可以的。
劉冬月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
李謙則開始早出晚歸,不是和郭永固的幕僚談合作的具體事宜,就是和謝元希等人商量之后的安排。
姜憲倒閑下來。
李冬至幾個自打聽了杜慧君的《楚王宮》之后就把小鳳仙踢到了一旁去,
成了杜慧君的戲迷。姜憲突然間想到百曉生的那些詞話,拿了給杜慧君看,告訴他可以試著從中找個合適的排新戲。杜慧君眼睛一亮。
想在眾多的戲班中脫穎而出,成就一番美譽,除了要有好的角,還要有好的劇目。而寫劇目這種事,只有讀書人才能寫得出來,可是唱戲屬于下九流,沒幾個讀書人愿意自甘墜落,何況并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寫得出劇目來。說是十萬人里有一人也不為過。
如果他在姜憲的支持下排出了新戲,那聯珠社就可能成為大江南北屈指可數的戲班。
更進一步聯珠社還有可能得到士林的認可,擺脫現在的窘境。
他開始仔細地挑選姜憲推薦給他的那些書。
小鳳仙則每天換著曲目地給李冬至等人唱戲。
西安城里的人突然發現聯珠社過了端午節就再沒接戲了,一打聽,原來是去了李府唱戲。
眾人不由紛紛議論嘉南郡主的日子過得滋潤,只怕宮里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上的眾嬪妃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