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宣笑著沒有作聲。
李謙笑著繼續道:“曹家對我們李家有知遇之恩,對家父有提攜之恩。家父既然受太后娘娘之托到了山西任職,定不會有負太后娘娘的期望。還請承恩公放心!請太后娘娘放心!”
是嗎
如果真想讓他們放心,為何不給個承諾或是‘交’了投名狀
李謙恐怕是顧忌有一天曹家和姜家扯破臉吧
不過,這樣的李謙更讓曹宣欣賞。
他笑道:“宗權言重了。你我之前既是同僚也是好友,你到山西任職了就不準備和我來往了不成”
李謙強忍著才沒有‘露’出異樣的神‘色’。
他從前看曹宣,不過是個模樣兒‘精’致的紈绔子弟,沒想到他居然是個聰明人,而且還泂察世事。
李謙的確是姜家安在曹家身邊的棋子,但這個時候,說這些還有什么用
所以曹宣干脆不提。
至于以后,是敵是友,誰說得清
就更不用提了。
除非李家想成為姜家的依附,不然就離不開曹太后對朝政的影響;只要曹太后想對抗皇上,就離不開李家的武力。
兩家既然誰也離不開誰,最好的辦法那就是結盟了。
這一次,不是李家投靠曹家,而是曹家有求于李家。
李謙和曹宣彼此看了對方一眼。
倒有幾分一笑泯恩仇的快意!
李謙笑道:“我到了京城,也只‘交’了你這一個好朋友,你來山西,我高興還來不及,怎么會不和你來往呢!我丑話說在前頭,我從小跟著我父親天南地北的,從小就是個厚臉皮,我可沒有你這么好說話。我下次去京城的時候,你必須得在瓊‘花’樓宴請我才行,不然你下次來山西,就只有一碗刀削面了。”
曹宣點頭,哈哈大笑,端起茶盅來,和李謙輕輕碰了碰。
李謙就笑著轉移了話題,問起了賜婚的事:“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如今身體可還好國公爺又怎么做了回天使見到您的時候,可把我嚇了一大跳!”
曹宣微微地笑,酌情和李謙說起了姜憲失蹤之后的事,最后道:“……姑母的意思,事到如今,不管是嘉南主動跟著你來山西的也好,還是你劫持了嘉南也好,最好的辦法是賜婚。不然沒辦法向姜家和太皇太后‘交’待。然后又怕她的懿旨姜家不放在眼里,就讓我去求了太皇太后,想辦法把懿旨換成了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