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注定這次出來踏青不會那么順利,眾人剛剛在后花園的涼亭坐下,商量著等會點什么戲好,有小廝跑過來稟告夏夫人,說是夏大人的侄兒帶著幾個朋友從咸陽過來,知道夏夫人在這邊,特意過來問個安,并道:“大公子知道這邊還有女眷,就不在這邊多做停留了。給您問過安之后,大公子和幾個朋友會去翠居那邊落腳。”
這樣也好!
夏夫人肅然地點頭,道:“就說他的好意我心領了。我就不招待他喝茶了。等他到翠居那邊安頓下來,再差了人來跟我說一聲。”
頗有些回避的意思。
姜憲有些奇怪。
成年的侄兒和嬸嬸回避,也說得過去,可那都是出了五服或是關系不好的。
沒聽說過夏大人家里有事啊?
她在心里思忖著,王夫人問夏夫人:“既是夏大人的侄兒,怎么在咸陽?”
夏夫人笑道:“咸陽那邊不是有個王氏書院嗎?我們家老爺公務纏身,怕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耽擱了他的前程,就把他送去了王氏書院讀書。怕是二月初二龍抬頭,書院里的夫子放了他們的假,他們這才跑過來游玩的。”
王夫人聽了笑道:“也不怪這些孩子們坐不住,就是我們,不也一聽說踏青就跑了過來。”
眾人哈哈大笑。
西安府同知和僉事的夫人到了。
大家契闊一番之后,去了吃飯的花廳。
林夫人、姜憲、王夫人、夏夫人等坐在一張桌子上。
用過膳,眾人移去了戲臺。
戲臺建在一面粉墻前,蓋著灰色的瓦,前面是條三丈來寬的小河,兩岸楊柳輕垂,假山綠蘿,對面是彎彎曲曲的朱漆長廊,長廊后面五間的抱廈,兩邊是暖閣,既可以歇人也可擺宴席,站在抱廈前的臺階上向前遠眺,還可以看見巍巍群山,景致十分的優美。
不管是來過幾次的人,都會贊一聲“好景致”。
夏夫人微微地笑,讓戲班呈上能唱的戲。
姜憲看見戲單上那眼熟的綠色卷草紋邊飾,不由笑道:“難道夫人請的是聯珠社的來唱堂會?”
夏夫人一愣,隨后又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笑道:“看我,忘了郡主是從京城出來的。不錯,聯珠社出京給致仕在家的原禮部尚書郎大人拜壽,我聽說了,特意請了他們來唱堂會,這才邀了你們踏青——原是想給大家一個驚喜的,不曾想居然被郡主看破了。郡主,您是怎么知道的?”
姜憲指了指戲單上的花紋,笑道:“這我曾經見過,有些印象。”
夏夫人呵呵地笑,吩咐貼身服侍的嬤嬤:“去請了杜大家出來。說有他的熟人點他的戲。”
那婆子笑著應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