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璽就乖乖地伏在了閔州的懷里。
閔州也小聲地哄起趙璽來。
旁邊已有內侍上前去扶韓同心。
韓同心面如素縞,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卻連連向后退了幾步,站到了離姜憲最遠的地方。
姜憲哪有空去注意這些小事。
她面色一沉,提醒姜律:“把遼王的頭顱掛到城墻上。”
只有這樣,才能最快地阻止那些叛亂的將士,最快地平息戰火——王瓚還率人在外面和那些叛軍廝殺呢!早一點兒把遼王的死訊散布出去,就能早一點兒讓叛軍軍心渙散,就可以早一點兒結束戰亂,讓跟著他們平亂的將士少一點兒傷亡。
這次姜律沒有遲疑,直接喚人拿刀來。
他用的是短劍,刺人還可以,砍頭卻不行。
韓同心聞言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汪幾道卻是又驚又氣,上前幾步沖出了禁衛軍的包圍,厲聲高喝道:“遼王畢竟是先帝的皇長子,大行皇帝的兄長,你怎么能這樣對待他!”
姜憲不屑地冷笑,道:“他慫恿遼東衛和密云衛跟隨著他謀反,挑唆禁衛軍內斗,我沒有誅他九族就是好的,
你還指望著我給他留個全尸,哪有這樣的道理?你現在是禪院里的居士還是朝廷里的內閣首輔?怎么說話行事不動腦子只用意氣!不把遼王的頭顱掛到上面去,遼東衛和密云衛的人怎么會知道自己受了蠱惑?你是不是要領兵去和遼東衛、密云衛的人交戰?”汪幾道啞口無言。
可讓遼王死無全尸……他心里又過不了這個坎。
誰知道姜憲再也不多看他一眼,而是目光銳利如箭地把在場的臣子都掃視了一遍,冷冷地道:“還有誰覺得我做的不對!?我請他帶兵平亂!”
連姜鎮元都丟了京城……誰敢帶兵平亂!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一個個的縮著肩膀,像受了驚嚇的鵪鶉。
當然,也有人覺得姜憲做得好的。
成王敗寇。如果失敗的是姜家,是鎮國公,恐怕也是一樣的下場,所以才沒有吭聲的。
姜憲看著,嘴角就幾不可見地翹了翹。
前世也是這樣,李謙用雷霆手段鎮壓了這些大臣。雖然后來偶有波折,卻再也沒有過生命危險。
果然是文人怕武將。
姜憲滿意地點了點頭。
姜律已割下遼王的頭顱,親自拿去了殿外,高聲喊道:“遼王頭顱在此,投械不誅九族!”
聲音遠遠傳開來,外面兵刃相交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
姜憲道:“汪閣老,此時新帝還沒有登基,大行皇帝還沒有發喪,還是請你領著行人司的頒旨,遼東衛、密云衛的,只要此刻投誠,一概不牽連親眷。否則——格殺勿論!”
汪幾道驚愕地望著姜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