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幾道卻在心里腹誹:這個梅城平時不聲不響的,誰能想到卻是個執拗的強性子,無論怎么勸都不同意。不會是我們用的方法不對吧?
不曾想梅城卻道:“我原本準備明年一開春就致仕的,所以才不愿意折騰的。”
汪幾道和蘇佩文都大吃一驚。
梅城入閣還沒有幾年,幾個閣老里算是資歷最淺的一個了,也是最有可能把他們這幾個顧命大臣全都熬死,由他來主持內閣的人。別人像他這樣的情況就算是有了錯處也不可能說要致仕,他卻……
倆人均心中一緊,交換了一個眼神后,蘇佩文遲疑道:“梅兄何出此言?可是有什么事傷了你的心?”
梅城歉意地笑了笑,
道:“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殫精歇慮也是捉襟見肘,心中勞累不已,無心仕途了!”
兩個人都不相信。
他們覺得梅城這么說是不想去金陵。
倆人都暗自在心里吐糟。
這就是皇帝還小的壞處。
如果皇帝能主事了,他們只要說服了皇帝,一紙令下,梅城還敢說不不成?
可現在,他們只能想辦法說服梅城。
而梅城,竟然還拒絕了。
還用致仕來威脅他們!
但他們明明知道梅城在玩手段,也只能捏著鼻子受了。
誰讓戶部的事只有梅城搞得定呢?!
特別是在這準備南遷的節骨眼上,沒有個像梅城這樣的人幫忙籌備錢物上的事宜,還真是很麻煩的。況且梅城還是個很有頭腦的人。
他們放出消息說皇上明年南下,要在金陵修建行宮,讓兩淮鹽運使在那邊幫著透了個風,那些揚州的大商賈就紛紛表示愿意捐銀子給皇上修建行宮。
那銀子,可比當年賣官鬻爵要來得更快,更多,更體面。
見梅城油鹽不進,汪幾道只好送走了他,轉身卻拉了蘇佩文在后花園無人的涼亭里說話:“要不,你把京城這邊的事看看能交給誰,你親自去趟金陵吧?”
現在只要想跟著趙璽去南邊的人都在瘋狂地打點蘇佩文,蘇佩文也知道不能吃獨食,分了一半給汪幾道,事情這才非常的順當了。
去金陵建行宮當然也是件有油水的事,只是現在捐贈的銀子數目還不明朗,壓根不知道能不能建起一座行宮。他這個時候去,也不敢花錢,有點吃虧!
不過,去金陵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