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兩個方案
下午,呂范匆匆來到吳侯府,找到了主公孫權,他把喬安的出使卷文呈給了孫權。
孫權看起來很疲憊,最近幾個月孫權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曹軍大舉南下的苗頭已經出現,而且選的是他們最害怕的合肥線;另一方面,步騭的叛逃在江東內部掀起軒然大波,很多官員都含蓄批評孫權聽信讒言,陷害忠良。
打臉很響了,既然步騭是頭號孫賁黨羽,那他為什么不去投奔孫賁?反而叛逃去了柴桑。
這就是典型的捕蛇不成,反被蛇咬,孫權的如意算盤是等步騭上任幾個月后,派人悄悄把他干掉,推說是水土不服,這樣處理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步騭老奸巨猾,竟然用金蟬脫殼之計跑掉了。
孫權也沒有料到后果會這么嚴重,步騭事件已經動搖了他的根基。
孫權的執政根基就是江東上下一致承認他是江東最高之主,要想被江東軍臣一致承認,他就得拿出過人的智慧,果斷的手段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結果步騭事件展示出他的結論錯誤,這就是沒有過人的智慧,又展示出他能力不足,居然讓步騭成功脫逃。
沒有過人智慧,沒有過人的能力,肯定會影響很多官員對他的支持和承認,也就自然動搖了他執政的根基。
孫權對這件事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一直強硬要求甘寧把步騭送回江東,這不僅僅是一種姿態,而是他必須要做到的事情,步騭事件正一點點腐蝕他的執政根基,如果不解決,他的統治遲早會坍塌。
也正是有步騭事件這座大山阻隔,所以他對甘寧的聯手抗曹建議并不熱心。
孫權慢慢展開文書,里面有兩個抗曹方案,一個是結盟,一個是合作,看完細節,孫權的眼睛一下子瞇成一條縫,怎么可能!
甘寧提出的兩個方案,無論選擇哪一個,自己都要同意西楚軍進駐丹陽郡,理解是可以理解,畢竟曹軍渡江的目標肯定是丹陽郡,但怎么可能讓西楚軍進入丹陽郡,這不是引狼入室嗎?
孫權城府深沉,他盡管心中惱火,但依然不露聲色,問呂范道:“長史看過嗎?”
呂范點點頭,“回稟吳侯,卑職仔細看過了!”
“那你怎么看這兩個方案?”
呂范躬身道:“甘寧提出了兩個方案,結盟方案顯然不現實,我們之間有太多阻礙,不可能再結盟,但這個合作方案,卑職覺得可以考慮。”
“我們能合作嗎?”
孫權淡淡道:“他可是要駐軍丹陽郡!”
呂范這才忽然意識到吳侯的心思,什么方式都不重要,關鍵是駐軍丹陽郡,可能觸碰到了吳侯的底線。
呂范沉思片刻道:“吳侯,我們可以和對方好好談一談,看看能不能找到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要不我去一趟柴桑!”
孫權點了點頭,“這件事我就交給呂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