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沙漠的寒意尚未被初升的太陽完全驅散,露娜小隊五人已經站在了利雅得衛戍區最大的綜合訓練場上。
他們面前,是按照計劃從不同單位抽調來的、號稱“精銳”的候選者們。
沙特的軍官們信心滿滿,認為這只是走個過場,很快就能篩選出一批尖子。
首先接受檢閱的是沙特陸軍第4裝甲旅推薦的人員。
這些士兵穿著筆挺的沙漠迷彩,裝備著最新的“神盾”外骨骼和R-14m步槍,隊列整齊,光看外表確實像模像樣。
然而,當露娜要求他們進行基礎的戰術動作演示——
交替掩護躍進、突發狀況反應射擊、小隊協同突擊時,問題立刻暴露無遺。
動作僵硬刻板,缺乏實戰所需的流暢性和爆發力;
遇到突發靶位,反應遲緩,射擊精度驟降;
協同更是混亂,經常出現互相阻擋或者脫節的情況。
他們對昂貴裝備的依賴遠超過對自身基本功的重視。
“花架子。”
烏魯魯抱著胳膊,低聲嘟囔了一句,聲音里滿是鄙夷。
接下來是負責王室與首都安保的皇家衛隊第1團。
他們的儀容無可挑剔,裝備更是鑲金嵌銀般的豪華定制版,眼神中帶著一股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但當蜂醫設計了一套復雜的cqb(近距離作戰)室內清剿模擬考核時,這些“精英”的表現更是令人大跌眼鏡。
他們過于依賴外骨骼提供的動力和防護,動作大開大合,缺乏隱蔽性和突然性;
在模擬復雜環境(如煙霧、黑暗、噪音干擾)下,應變能力極差,甚至出現誤傷隊友的情況;
對于人質救援等精細任務,更是顯得粗糙而缺乏耐心。
“他們更適合當儀仗隊,或者……博物館的守衛。”
蜂醫推了推眼鏡,語氣冷淡地評價。
最后是第85空降旅,這支名義上的快速反應部隊。
他們的體能測試成績相對較好,但空降技能和敵后滲透作戰能力考核結果卻慘不忍睹。
戰術思維僵化,缺乏敵后生存和獨立作戰的能力,一旦脫離指揮體系和后勤支援,似乎就失去了方向。
甚至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外籍雇傭兵(主要來自蘇丹、巴基斯坦等地),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他們確實更吃苦耐勞,體格也更健壯,有些甚至有過實戰經驗。
但他們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對于“神盾”系統、R-14m步槍的復雜火控模式、以及需要一定電子知識的戰術通訊設備,學習理解和操作上手非常慢,嚴重限制了其戰斗力的上限。
他們的戰斗方式更傾向于傳統的輕步兵模式,與沙特試圖打造的“高科技未來軍隊”藍圖格格不入。
一天的高強度遴選下來,結果令人極度失望。
按照露娜心中韓國第707空輸特戰大隊的嚴苛招募標準,能勉強達到入門線的人,鳳毛麟角。
夜晚,五人再次擠在那間分配給他們的豪華別墅里(白天他們依舊和士兵同吃同住,但晚上需要秘密開會),氣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