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要一步一步走,訓練也要循序漸進。
這句古老的格言在特種部隊的世界里,意味著首先要打造一副能夠承載未來所有殘酷任務與精密技術的強悍軀體。
對于露娜親自帶領的這第1級別31人而言,這個過程更是被壓縮到了極致,其強度堪稱毀滅與重塑。
露娜自己也暗自將這次訓練視為一次錘煉,意圖在打磨這些“原石”的同時,進一步壓榨自身的潛能,尋求戰斗力的突破。
體能訓練從第一天起就露出了它猙獰的獠牙。
開場便是五十公里沙漠急行軍。
凌晨四點,沙漠的寒意尚未褪去,星辰依舊閃爍,31名志愿者(包括易普拉欣)已全副武裝,背負著高達40公斤的標準負重,列隊在訓練場。
露娜站在隊伍最前方,身形挺拔,沒有任何多余的熱身動作,只是冷冷地掃視著這群即將接受考驗的士兵。
她的目光在易普拉欣身上短暫停留——
他幾乎是隊伍里最矮小的,那套標準配置的“神盾”外骨骼和R-14m步槍在他身上顯得有些過大,但他調整背帶,努力讓裝備更貼合身體,眼神直視前方,沒有絲毫退縮。
“目標,50公里外坐標點。時限,5小時。跟上我的速度,掉隊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淘汰。出發!”
露娜的聲音如同沙漠的寒風,沒有一絲情感波動,說完便轉身,以一個穩定卻極快的節奏邁步沖入黎明前的黑暗中。
隊伍轟然啟動,沉重的腳步聲和粗重的喘息瞬間打破了沙漠的寂靜。
最初的十公里,憑借一股新鮮勁和腎上腺素,隊伍還能勉強維持隊形。
但很快,沙漠開始展現它的威力。
柔軟的沙地極大地消耗著體力,每踩下去一步再拔出來,都如同進行了一次深蹲。
晝夜溫差導致沙地結構復雜,時而堅硬,時而松軟,難以借力。
逐漸升高的氣溫更是無情地榨取著每個人體內的水分。
易普拉欣一開始就落在了隊伍的中后段。
他的體能基礎相比那些出身正規部隊、伙食更好的沙特士兵確實存在差距,瘦小的身材負重40公斤更是極大的挑戰。
他的步伐顯得有些踉蹌,呼吸急促,汗水迅速浸透了他的作戰服,在冰冷的晨風中又變得冰涼刺骨。
露娜的速度絲毫沒有減緩,她像一臺不知疲倦的精密機器,勻速前進,甚至還有余暇通過頭盔內的通訊器冷冰冰地報出里程和用時,以及不時點出落后者的編號。
“編號17,速度下降5%,警告一次?!?/p>
“編號29,水袋吸管垂下,你想在實戰中因為這點疏忽暴露嗎?糾正!”
易普拉欣的編號是31。
他咬著牙,一聲不吭,拼命調整著呼吸和步伐,試圖跟上。
但他的腿如同灌了鉛,肺部火辣辣地疼。
幾次他都差點摔倒,全靠一股狠勁硬生生撐住。
超過二十公里后,隊伍開始出現明顯的分化。
體能最好的七八個人勉強咬在露娜身后不遠處,中間段十幾個人苦苦支撐,而后段,包括易普拉欣在內的五六個人,已經逐漸被拉開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