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
彼得羅夫回以標準的俄軍軍禮,銳利目光掃過對方年輕的臉龐和那排耀眼的勛章——
他認出了“士兵榮譽勛章”、“國旗勛章”,以及幾枚顯然代表重大戰功或特殊技能的未知獎章。
如此年輕,如此多的榮譽,極其罕見。
“朝鮮人民軍,偵察總局,李海鎮大尉。”
年輕人報出身份姓名,語氣依舊平穩,“奉上級命令,前來向您報到,協助執行后續任務。”
“彼得羅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阿爾法’特種部隊,少校。”
彼得羅夫正式回應,打開房門:
“進來說話,李大尉。”
公寓內陳設簡潔,符合安全屋標準。
兩人在客廳沙發落座,隔著一張茶幾。
彼得羅夫審視著這位年輕的搭檔:
“李大尉……你很年輕。26歲?大尉軍銜,如此多的勛章……即便在貴國,也非同尋常。”
李海鎮的嘴角極其細微地上揚,幾乎難以察覺:
“是的,少校同志。我來自朝鮮東海岸一個無名村莊。能晉升至此,只因完成了一些……必要的任務。”
他頓了頓,語氣中罕見地透出一絲近乎敬佩的意味:
“我聽聞過您,彼得羅夫少校。處理普里戈金先生那次‘意外’,干凈利落,令人印象深刻。能與您這樣的前輩合作,是我的榮幸。”
“必要的任務?”
彼得羅夫敏銳地抓住這個詞,身體微微前傾,“你在偵察總局的具體職能?隸屬于哪個部門?執行過何種類型的……‘必要任務’?”
他需要摸清這位搭檔的底細。
李海鎮坐姿端正,雙手平放膝上:
“我隸屬‘偵察總局北派特殊空運部隊’。職能包括:敵后滲透、目標定點清除、高價值目標營救抓捕、戰略設施破壞。任務區域……原來主要在半島南部及周邊海域。”
他的回答簡潔直接,毫無避諱,仿佛在陳述一份檔案。
“‘北派特殊空運部隊’……”
彼得羅夫咀嚼著這個名字,“空降滲透?潛艇投送?”
“都有涉及。更擅長小規模、高精度、靜默滲透。”
李海鎮補充道,“我們接受的訓練……比較徹底。”
彼得羅夫注意到對方在提及“訓練”時,眼中閃過一絲極度專注、近乎純粹的光芒。
“比較徹底?能具體說說嗎?比如格斗、武器、生存?”
“徒手格斗以關節技、絞殺、瞬間致殘致死為主,追求效率最大化。武器方面,精通各國主流輕武器、爆破物制作與拆除、冷兵器。生存訓練……涵蓋極寒、酷熱、叢林、海島、城市廢墟環境,極限條件下單兵生存周期要求不低于45天。”
彼得羅夫心中凜然。這描述遠超一般特種部隊范疇,更接近“人形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