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羅夫神色一肅,切入核心,“久明閣下交代的任務,目標:西爾斯基。地點:基輔,敵方心臟。李海鎮大尉,你帶來的初步框架?”
李海鎮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薄薄的、沒有標識的文件夾,攤在茶幾上。
上面是幾張手繪的簡圖和幾行朝文注釋。
“初步方案基于三點:時機、身份、路徑。”
他手指點向一張基輔市區簡圖,精準地標出幾個點。
“時機:目標將于下月7日出席‘國家團結日’紀念活動,地點在市中心的獨立廣場。這是近期他公開露面、安保雖嚴密但模式相對固定的最佳窗口。”
“身份掩護:我們獲得兩個‘清潔公司’員工身份,負責活動前夜對廣場周邊指定區域進行‘深度清潔’。身份可靠,背景干凈,已通過當地內線核實。”
“滲透與撤離路徑:方案A,利用清潔車混入封鎖區,在指定隱蔽點組裝武器。行動后,通過預設地下管網(圖紙在此)撤離至第聶伯河畔,有接應船只。方案B,如A路徑受阻,啟用備用的‘緊急醫療通道’身份,制造混亂,趁亂撤離,但風險極高。”
彼得羅夫仔細審視著圖紙和注釋,眉頭緊鎖:
“獨立廣場……開闊地,狙擊點?距離、角度、安保反狙擊預案?”
“最佳狙擊點在此,”李海鎮指向地圖上一座俯瞰廣場的古典建筑,“國家歷史博物館鐘樓。但預計會被重點布控。次選點在此處,”他指向另一座較矮的商用樓頂,“距離稍遠,角度受限,但相對隱蔽。我們攜帶的是模塊化高精度步槍,可快速拆解偽裝。反狙擊預案……需要更詳細的安保布防圖,這需要時間,以及FSB情報支持。”
“武器呢?”
彼得羅夫追問,“模塊化步槍?具體型號?消音效果?彈道特征?”
“俄制VSSK
Vykhlop(排氣式)12。7mm微聲狙擊系統改造型,”李海鎮回答如流,“我方進行了輕量化和消音器優化,百米外槍口噪音低于85分貝,混入城市背景噪音中難以分辨。使用專用亞音速穿甲彈,彈道特征獨特,但事后追溯來源……會被導向特定渠道。”
彼得羅夫盯著地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桌面:
“清潔工身份……他們如何通過層層安檢?工具車掃描?身份核查?”
“清潔公司是長期合作方,有固定通行權限。工具車經過特殊改造,夾層可完美屏蔽掃描。身份核查……我們有完整的生物信息替換記錄和經過‘驗證’的本地背景故事。”
李海鎮頓了頓,“但最大的變數,是目標當天的具體行程和隨行安保等級。這需要實時情報。”
“FSB會提供基輔內線的實時情報支持,”彼得羅夫確認道,隨即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看向李海鎮,“那么,李海鎮大尉,在此次行動中,你的具體角色?我的‘副手’職責如何界定?”
他需要明確指揮鏈和分工。
李海鎮迎著他的目光,毫無退縮:
“根據上級指令,您是全權指揮。我的職責是:觀察手副射手、近身護衛、技術支持。在您無法指揮時,接替指揮權,確保任務優先完成。”
最后一句,他說得斬釘截鐵。
彼得羅夫沉默片刻,緩緩點頭。
對方的定位清晰,且強調了指揮權的歸屬,這讓他稍感安心。
“明白了。合作的基礎是信任和明確分工。希望我們能彼此托付后背,李海鎮大尉。”
“職責所在,少校同志。”
喜歡三角洲行動之第三次世界大戰請大家收藏:()三角洲行動之第三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