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次,機載雷達告警接收機(RwR)突然發出短暫而急促的蜂鳴,提示某個方向有間歇性的可疑雷達波束掃描(可能是幸存的哈夫克前沿觀察哨的便攜雷達)。
飛行員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進行急促的戰術規避動作——
直升機猛地壓坡度轉彎,或者全力爬升,機身發出令人牙酸的結構應力聲響,艙內所有沒有固定好的物品,包括一些備用零件和補給箱,嘩啦啦地滑得到處都是,隊員們只能死死抓住身旁的固定環。
最驚險的一次發生在飛越一道深邃的沿海峽谷時。
一股極其強烈且混亂的下降氣流(可能是冷空氣在峽谷中加速形成的風洞效應)猛地將直升機向下拉扯,高度表指針瘋狂旋轉下跌,失重感變得異常恐怖。
刺耳的近地警報瞬間凄厲地響徹駕駛艙和乘客艙,紅色的警告燈瘋狂閃爍!
“拉起來!拉起來!”
副駕駛驚恐地大喊。
正前方,一道黑黢黢的山脊輪廓在夜視儀中急速放大,仿佛一堵死亡的墻壁。
飛行員額頭青筋暴起,用盡全身力氣猛拉操縱桿,同時將發動機功率推到極限。
渦軸發動機發出近乎撕裂般的痛苦咆哮,巨大的過載將所有人死死壓在座位上。
直升機艱難地抬起頭,終于在眼看就要撞上山脊的最后一刻,堪堪擦著那些在狂風中被吹得瘋狂搖擺的樹梢掠過,甚至能聽到枝葉刮擦艇底裝甲板的可怕聲響!
機艙內死一般寂靜,只剩下警報聲和每個人如同擂鼓般的心跳。
直到遠方地平線上,出現了莫斯塔爾城郊那些零星卻無比熟悉的、嚴格按照燈火管制條例運行的稀疏燈光,以及GtI控制區那相對嚴密的、由雷達和防空導彈陣地構成的、令人心安的火力網標識,機艙內所有緊繃的神經才真正松弛下來,幾乎能聽到集體吁出那口憋了許久的長氣。
經過漫長而煎熬的飛行,米-17直升機最終穩穩地降落在莫斯塔爾主要基地的編號07的停機坪上。
旋翼緩緩降低轉速,轟鳴聲逐漸減弱。
艙門被地勤人員從外面拉開,熟悉而又帶著一絲陌生感的空氣涌了進來——
這里依舊彌漫著航空燃油、硝煙末梢和緊張戰備的氣息,但相比佩列沙茨半島那無處不在的死亡壓迫感和杜布羅夫尼克城內扭曲的繁華,這里更多了一份相對穩定和后方的秩序感。
他們終于回來了。
從亞得里亞海深處那艘被他們奪取又親手葬送的鋼鐵巨獸,到杜布羅夫尼克城內穿著敵服、與死神共舞的死亡漫步,再到佩列沙茨半島殘垣斷壁間見證的頑強生命力,最終,他們回到了這座仍在戰斗后艱難重建、卻代表著休整、希望和GtI戰爭機器核心的城市。
腳步沉重地踏上莫斯塔爾堅實(盡管也可能有彈坑)的土地,雙腿甚至因為長時間的緊張和之前的戰斗而有些發軟。
他們回首望去,那架送他們回來的米-17直升機已經再次啟動,巨大的旋翼重新開始加速,很快便拔地而起,融入了依舊漆黑的夜色之中,它將繼續它的使命,向前線輸送物資,或運回傷員,永無止境。
而他們的這次傳奇征途,在此刻,暫時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疲憊的身體渴望休息,但經歷的一切已深深烙印在靈魂深處。
這只是一個逗號,短暫的休整之后,等待著他們的,將是下一次未知的、必然同樣危險的任務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