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包定價不低,相應的,陸喬歌也給相關者發(fā)了獎金,主要也是鼓勵大家創(chuàng)作出很好的作品來。
五百件拎包到了港城之后,甄曦運作一番,就被搶購一空。
梅花結的拎包上面縫著一塊真皮的梅花標識,上面是燙印出的兩個字……玲瓏,這就是拎包的牌子。
陸喬歌打算將其做成獨特的拎包。
經過特殊工藝加工的原材料,玉米葉和津津草,不但色彩鮮艷還帶著淡淡的草木香。
經由此編織出來的包包,不亞于真皮手工的名牌包包。
陸喬歌帶著范小雨和林峻安還有邵樂去靠山屯,順路接了譚英來,要不是譚英心思細膩,這人想要找出來,只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山根大隊和往日一樣。
不過大隊部這里卻很熱鬧。
陸喬歌給譚英配了一個助手,按照臨時工的待遇,要是干得好,就可以轉正。
待遇和工藝品廠的工人一樣。
這人就是大隊長的女兒,今年十八歲,初中畢業(yè),怎么說呢,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她都合適的。
因為這個原因,大隊長媳婦高興的不得了,雖然是臨時工,可要看是哪里的臨時工。
于是,這個收購點的運行就更加的穩(wěn)妥起來。
食品廠有錢,陸喬歌不介意給出工人的名額,這樣,哪怕以后不往上走,她們也都能拿到退休金的。
看到陸喬歌來,兩個年輕的姑娘都歡喜的露出了笑容。
這里還有排隊送玉米葉的。
現在依然是大量常年的收購,收來之后,給井老爺子送過去。
他們看到陸喬歌也小陸廠長的喊著,陸喬歌也笑著回應,還跟熟悉的大叔大嬸們聊上幾句。
比如,那個說:“我上個月賣了五元錢,給我小孫女買本子和鉛筆了。”
陸喬歌就夸贊道:“您小孫女有您這樣的奶奶可有福了,我看呢,這以后學習肯定好,您就等著享福吧……”
眾人也都七嘴八舌的附和,現場氣氛不會因為來的是城里人而拘謹。
陸喬歌說:“不耽誤大家了,那個小芬,你照看一下啊,譚英和我們去一趟靠山屯。”
小芬就是大隊長的閨女,她馬上應下來,利落的說:“陸廠長譚英姐,這里交給我,你們盡管忙你們的。”
是個干脆的姑娘。
一行人來到了靠山屯。
如今春耕結束,不過靠山屯的社員們大部分都在田間地頭忙,但還有一部分和老井頭學習炮制玉米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