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花神宴設在御林山莊的地月云居,北靠香雪廊,東臨云清勝,整座園子四面環繞湖泊、流溪,宛若一座明島。
受邀的十八家貴婦呼奴喚婢,熱鬧中又不失優雅地匯集此處。
今年的貴婦身畔皆伴著個族中最為出色的姑娘,各個嬌妍嫵媚,與滿園初夏盛放的鮮花相得益彰。
太后在宮人的簇擁下不疾不徐穿過香雪廊。
廊下一片晚開的豆綠牡丹,甚至還有一株世間獨一無二的花王銀絲天紫,她也只是側首慵懶地瞧一眼。
直到對面沿廊闊步走來個秀頎身影,太后漫不經心的眸子方才轟然點亮,臉上漾開了止不住的笑意。
太后娘娘笑起來國色天香,右臉頰卻偏偏有顆小梨渦兒,令不怒自威的鳳儀又多了幾分動人。
“阿淮。”她溫柔道。
來人正是肅王韓意淮。
十七八歲的少年人,勁瘦挺拔,面若玉郎,穿著圓領常服,但只需一眼就能辨出常服的衣料并不尋常,薄如蟬翼,流動如云,隨著步履翩然間似有月華流紋,此乃南廣貢品苧絲布。
非縉紳士大夫不服葛,而非皇室不服苧絲,這里的苧絲說的便是南廣苧絲布,以蠶絲和細麻合織而成,柔滑纖薄,恍若天衣。
韓意淮眉梢含笑迎上,躬身長揖,“兒臣給母后請安,愿母后千歲千千歲。”
太后莞爾,挽起他的手,細細詢問這段時日的飲食作息,有無不習慣之處。
肅王娓娓作答,伶俐的口齒哄得太后娘娘一路時不時掩袖失笑,間或以指輕輕推一下他腦門,“你這潑猴兒。”
主子們沉浸天倫之樂,宮人們即跟著放松,隨行宮婢膽子大些的也會偷偷瞄上兩眼,肅王真好看,還帶著幾分少年的調皮,來之前手里分明拿著個鞠,見著母后一下子丟給了身后的內侍。
各家貴婦千金聚在地月云居的春堂休整,邊喝茶邊聊天,直到一位身段修長的掌事姑姑進來宣太后娘娘的召,方起身依序前往正殿謁見。
眾人心中明如鏡,此番謁見便是選妃開始了。
各家的小姑娘們多少也有些緊張,這是她們人生中第一次面見太后娘娘,也或許是最后一次。
宋鳶走在不前不后的位置,作為一個容色遠超旁人的姑娘,身邊略顯岑寂,鮮少有人貼近她,畢竟大家都是鮮花一樣的人物,沾上她就變了綠葉,那誰還甘愿呀。
小姑娘們挨個上前給太后娘娘磕頭請安,一圈下來也不見肅王的身影。
但鳳座后有一組七寶曲屏,用的月影橫紗,此紗從正面望去朦朧一片,瞧不清人影,但在背面卻能清晰地望穿。
此時的肅王殿下就立在屏風后,倘或鐘意誰,宮婢就會將托盤里的銀絲天紫呈給誰,其余姑娘則為一朵豆綠。
假使看上了不止一個,則正妃是銀絲天紫,側妃是二喬。
打量一圈,韓意淮有些意興索然,直到宋鳶出現,他才認真瞧了一會兒。
掌事姑姑心間稍稍一松,以為有戲,便靜候肅王示下送出那朵唯一的銀絲天紫。
未料直至宋鳶退下,上頭還一言不發。
掌事姑姑大著膽子抬眸看向肅王,“殿下……”
再不送,姑娘都瞧完了。
韓意淮道:“方才的朱櫻紗裙姑娘是……?”
掌事姑姑連忙回:“宋侍郎家的宋鳶,排行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