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送環材料有個顯著特性,在強能量的作用下不會消散和揮發,這是其他已知材料上所沒有見過的,已知材料作為傳送線路在第一波能量沖擊下就所剩無幾了,根本無法支撐起后續的匯聚?!?/p>
“我設想,應該有一種結構可以吸收和限制,就正如這枚晶體一樣,不過這種晶體可遇不可求,估計自然界太過稀少?!?/p>
“眾所周知,鐵具有一個特性,在強能量作用下會吸收能量,直到飽和才會溢出?!?/p>
“雖然也會被揮發,但在強磁場約束下,即便揮發也不會影響能量傳導?!?/p>
“如果鐵能夠形成一種特殊構造,類似于這種晶體,那么就可以大量應用起來。”
“鐵?普通的鐵還具有這樣的特性?”這個秦未還真不知道。
“那要什么樣的結構?”秦未又知道自己的問題有些傻了。
“應該與這枚晶體的結構相似,至少應該是規則的形狀,內部有較大的晶格空間用來容納其他的物質?!?/p>
安菲斯的話讓秦未想起了那種在超低溫下快速冷卻形成的透明金屬,那豈不也是類似晶體?
金屬不就是晶體嗎?
可想想又不是,至少不是安菲斯所說的晶體。
那種透明金屬只不過是晶格發生了規則變化,絕不可能是在高壓下形成的,不符合安菲斯所說。
“什么地方才會有這樣的鐵晶體?”秦未沒敢問出口,他發現自己今天問出了好幾個低級問題。
那種極端環境應該還是在星核中。
即便魯索星這樣的行星核心中也無法形成。
需要更巨大的行星核心或者恒星內部才可以,那里應該滿足這種條件。
至于中子星,以秦未的認知就直接否定掉了,那種物質脫離開中子星環境很快就衰變為普通物質,除非是奇異物質。
可那東西可遇不可求,就算尋遍整個博塔星域也不見得能找到一塊。
看來,人類對于自然的認知還是比較膚淺的,可誰說人類不是在進步呢。
或許到某個時候還真能制造出來。
秦未心中為老爹的死感到惋惜,若不是格魯爵士強行拉動魯索星科技發展,魯索星到現在都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更別說會有現在這樣的科技水平。
人類為什么要自身內耗呢?
如果都用來發展,那豈不是早就踏入星際了?
廣闊的星際具有無限的資源,無限的空間,無限的……
秦未這一時刻,忽然明白了老爹為什么要致力發展星際能力和星際技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