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連綿,下了整整兩日方才漸歇。雨水洗去了黑云嶺的塵埃,也暫時掩蓋了所有的蹤跡與殺機。在這兩日里,李白與鉆山豹、隊正等人并未閑著。依托山寨作為臨時基地,派出更多機靈的山匪,如同撒出去的網,進一步摸清了范陽城外叛軍巡邏隊的規律、幾處次要哨卡換防的間隙,以及永濟渠碼頭上每日往城里運送物資的船只情況。
更重要的是,與王勇建立了初步卻穩固的聯系。通過一次極其隱秘的“偶遇”(由鉆山豹手下一位曾在王勇麾下當過兵的老卒完成),雙方確認了最終的聯絡方式和行動信號。王勇表示,城南守軍中有數名他信得過的老兄弟,皆是對叛軍暴政心懷不滿的龍武軍舊部,關鍵時刻可堪一用。只待約定之時,見信號便可相機打開城門,或至少制造混亂。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而這“東風”,便在第三日的清晨,以一種驚天動地的方式,從南方席卷而來!
黎明時分,天際剛剛泛起魚肚白,黑云嶺山寨中負責了望的哨兵便連滾帶爬地沖進了聚義棚,聲音因激動和恐懼而變調:“來了!來了!南邊!南邊天上!”
李白、隊正、鉆山豹等人疾步沖出木棚,登上山寨最高處的一塊巨巖,向南眺望。
但見遙遠的天際線之上,原本清澈的天空,此刻已被濃密的、如同厚重氈毯般的黑色煙塵所籠罩!那不是雨云,那是成千上萬處烽火臺被同時點燃,是無數大軍行進、廝殺所揚起的塵埃混合著戰場硝煙形成的恐怖景象!即便相隔數百里,那沖天的煙柱依舊清晰可見,仿佛要將整個天空都染成墨色!
即使聽不到聲音,看不到具體的廝殺,每個人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來自南方戰場的、磅礴無匹的殺伐之氣與毀滅意志,正如同海嘯般撲面而來!
“是郭元帥!是李尚書!他們動手了!”隊正緊緊攥著拳頭,因用力而指節發白,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顫抖和興奮。他仿佛能聽到那震耳欲聾的戰鼓,能看到那如林推進的槍戟,能感受到同袍們沖鋒時灼熱的氣息。
鉆山豹和他手下的山匪們何曾見過這等天地色變的戰爭景象,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臉色發白,但隨即,一股難以言喻的熱血也涌了上來。他們知道,期盼已久的反攻,終于開始了!
“將軍,我們……”隊正看向李白,眼中燃燒著熊熊戰火。
李白立于巖巔,青衫在帶著硝煙氣息的南風中獵獵作響。他望著那蔽日的烽煙,眼神深邃如古井,沒有絲毫波瀾,只有一種極致的冷靜與洞徹。
“傳令,”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斬釘截鐵的力量,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按原定計劃,所有人,即刻向‘黑松林’集結!通知張彪、燕十三兩部,無論是否完成預定偵查,務必于明日日落前,抵達黑松林匯合!”
“得令!”
命令迅速被傳達下去。整個山寨瞬間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機器,高效運轉起來。鉆山豹召集所有能戰的山匪,分發著簡陋卻磨得鋒利的武器;隊正則指揮“青蓮營”士卒檢查裝備,分配任務。
李白最后望了一眼那南方的烽煙,轉身走下巨巖。他知道,郭子儀和李光弼正在用大唐兒郎的血肉之軀,為他這致命一擊創造著稍縱即逝的戰機。他這里晚上一刻,正面戰場就可能多流一倍的鮮血。
半個時辰后,一支混合著精銳士卒與彪悍山匪的隊伍,如同沉默的溪流,迅速離開了黑云嶺山寨,沿著隱秘的山徑,向著北方預定的匯合點——黑松林,疾行而去。
與此同時,河北正面戰場,洹水之畔。
這里已然化作了真正的人間地獄。目光所及,盡是密密麻麻的軍陣、如林的旗幟和沖天的煙塵。
唐軍主力,在郭子儀、李光弼的親自指揮下,擺開了決戰的陣勢。中軍步卒如山岳般巍然不動,巨大的櫓盾連結成墻,長槍如林探出,弓弩手藏于其后,引弦待發。兩翼,則是精銳的朔方、河東騎兵,人馬皆披重甲,如同兩道蓄勢待發的鋼鐵洪流。
他們的對面,是史思明親自統率的叛軍主力。叛軍同樣軍容鼎盛,尤其是其中夾雜著的大量胡人騎兵,人馬剽悍,散發著野性的殺戮氣息。雙方數十萬大軍,在這片開闊的平原上對峙,空氣凝重得幾乎要滴出水來。
“咚!咚!咚!咚!”
低沉而雄渾的戰鼓聲,如同巨獸的心跳,擂響了進攻的序曲!
“大唐——萬勝!”
伴隨著山呼海嘯般的吶喊,唐軍陣中萬弩齊發!黑色的箭矢如同死亡的蝗群,遮天蔽日地升空,帶著凄厲的呼嘯,向著叛軍陣地覆蓋下去!
“舉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