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敬……這多災多難,卻依舊值得為之奮戰的天下蒼生。
做完這一切,他放下空壺,仰頭望向那輪仿佛亙古不變的明月。月光灑在他清癯的面容上,那雙深邃的眸子中,翻滾的波瀾漸漸平息,化為一種極致的平靜與堅定。
孤獨嗎?
是的。
但這孤獨,并非空虛。
他緩緩閉上雙眼,「太虛劍心」自然流轉,不再抗拒這份孤獨,而是與之融為一體。靈覺如同水銀瀉地,向著四面八方延伸開去。他仿佛能“聽”到浣花溪水不舍晝夜的流淌,那是時間與生命的力量;“感”到腳下巴蜀大地的厚重承載,那是文明賴以生存的根基;“觸”到夜風中帶來的、遙遠北方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之氣,那是同袍們正在進行的奮戰。
他甚至能隱約捕捉到,那些分散在各處的“火種”——在村莊里練習導引術的農夫,在敵后傳遞情報的義士,在工坊中改進軍械的匠人——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微弱卻頑強的生機與希望之光。
還有高適的堅韌,杜甫的悲憫,張彪的忠誠,燕十三的悍勇,陳碩真的智慧……這些他所牽掛的、亦牽掛著他的“氣”,仿佛化作了無形的絲線,跨越千山萬水,與他此刻的心神隱隱相連。
他不再是獨自一人。
他的身后,站著無數鮮活的生命,站著不屈的意志,站著文明的星火。
孤身一人,卻與所有人同在。
這便是他選擇的道路,必須承載的宿命。
他重新睜開眼,眼中再無迷茫與感傷,只有一片澄澈如秋日寒潭的清明,與一往無前的決絕。他輕輕撫摸著膝上青蓮劍冰冷的劍鞘,感受著其中蘊含的、與自己心意相通的力量。
“開謝有時……”他喃喃低語,那終極的劍意在心間流淌。不再追求極致的絢爛與殺傷,而是順應因果,于無聲處尋得一線生機。正如他此刻的處境,于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孤獨中,尋得與萬千生靈精神共鳴的力量。
他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輪明月,與月光下靜靜流淌的浣花溪。
壺中酒已盡,胸中意未平。
但前路,已清晰如鏡。
他轉身,青衫身影融入竹林斑駁的月影之中,步伐沉穩而堅定。
今夜之后,他將不再回首。
只將這份月下的孤寂與牽掛,化為前行路上,最深沉、最磅礴的動力。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