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凌厲的劍氣,沒有激蕩的水花。郭子儀與李光弼只覺一股極其柔和、卻玄妙難言的氣機自李白指尖流淌而出,如同春風拂過湖面。盆中之水,竟無風自動,中心處悄然泛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漣漪,那漣漪并非擴散,而是向內微微旋轉,形成一個極其微小、瞬間即逝的漩渦,仿佛在演示著某種對水流精妙至極的操控。
這正是他新悟的“開謝有時”劍意的一種淺層運用,不著形跡,卻能于細微處影響實物。
“越女劍心,可御水勢。”李白收指,平靜道,“雖不敢說如履平地,但尋隙渡過黃河天險,把握當有七成。沿途關隘哨卡,能避則避,不能避,則以雷霆之勢拔除,不留活口。江湖之上,亦有朋友可為耳目向導。”
他這番展示與解釋,結合了武道、兵法與江湖手段,構成了一套完整而可行的潛入方案。這已超出了傳統將領的思維范疇,卻恰恰是李白獨一無二的優勢所在。
李光弼那雙銳利的眼睛緊緊盯著李白,仿佛要將他看穿。良久,他緩緩吐出一口氣,看向郭子儀:“郭帥,此策……或可一試。”
郭子儀重重一拍大腿,豪邁笑道:“好!李參謀果然非常人也!既有如此把握,老夫便在前線,為你擂鼓助威,牢牢釘死史思明!你需要什么配合,盡管道來!”
戰略層面的共識,在這一刻終于達成!
李白精神一振,立刻與郭、李二人伏案詳談,將配合細節一一敲定。
情報共享:郭子儀、李光弼麾下的斥候系統,需向李白單向開放部分河北、范陽周邊的敵情動態。
佯動配合:在李白所部預計抵達范陽外圍時,郭、李兩部需在正面戰場發起一輪強有力的佯攻,做出決戰的姿態,最大限度吸引叛軍注意力。
接應準備:一旦奇襲成功(或制造出足夠大的混亂),引發叛軍回援,郭、李主力需立刻抓住戰機,轉入真正的戰略反攻。
通訊方式:約定以信鴿、烽火以及通過特定江湖渠道傳遞加密信息的方式,保持遠程聯絡。
燭火搖曳,三人的身影映在帳篷上,時而激烈討論,時而俯身看圖,時而以水代兵,在圖上推演。一場關乎大唐國運的戰略布局,就在這遠離朝堂喧囂的軍營大帳中,悄然成型。
當東方泛起魚肚白時,會議才告一段落。郭子儀與李光弼親自將李白送出大帳。
“李參謀,前路艱險,萬事小心!”郭子儀用力握住李白的手,語氣真摯。
“望君早日傳來捷報!”李光弼也鄭重拱手。
李白回禮,翻身上馬。晨光熹微中,他勒馬回望那巍峨的中軍大帳,以及帳前兩位帝國柱石的身影。
江湖的智慧,已然成功注入國家戰略。
接下來,便是將這宏偉的藍圖,化為一步步踏向龍潭虎穴的……
實際行動!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