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心頭微震,不敢有絲毫波動。他不再憑感覺,而是依據系統提供的精確頻率和波動模式,開始極其精微地調整自己的心跳與呼吸(心息合一)。心跳放緩如古鐘,呼吸悠長似蠶絲。他整個人的生命律動,開始嘗試與那塊墨碑的“本征心跳”精確同步!
這過程艱難無比,精神需高度集中,對身體控制達到極致。汗水無聲滑落鬢角。遠處玄真子看著閉目立于碑前的少年,眼中第一次露出凝重。此法已近“入微”,但他隱約覺得,李白身上那種精準到可怕的“同步”感,透著一絲非人的詭異…
不知多久,一瞬或一世紀。
終于!
在系統精確輔助下,當李白的心跳呼吸,與碑內那絲微弱波動達到完美同步的剎那!一種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感覺涌遍全身!仿佛他自身成了這塊墨碑的一部分!
嗡…
一聲極其輕微卻清晰的震顫從墨碑內部傳來!——這是系統放大后傳遞的“解鎖信號”!
緊接著,在精神與碑體絕對同步的奇異狀態下,李白閉著的雙眼“看”到(感知到)——那吞噬一切的墨色碑面并非絕對黑暗!碑心中央,一道細如發絲、比墨色更深邃的幽黑縫隙,無聲無息地浮現出來!形狀,正是一道緊閉的豎立“門”!
“門”出現的瞬間,一股難以言喻、空靈玄奧的劍意從中彌漫而出!沒有形態鋒芒,卻蘊含天地間最本源的“無”與“變”!如同純粹的信息洪流,灌入李白意識!
劍術——“玄聽”!
無數法門涌入:戰斗時,閉目非放棄!是摒棄視覺干擾,將精神集中于“聽”——聽風聲、聽衣袂摩擦、聽兵刃破空、聽真氣流轉引動的氣流變化(憑氣流辨位)!如同開了天耳!心念所至,劍鋒所指,不再依賴雙眼,而是依靠無形“氣”之軌跡構建的戰場全圖!如同黑暗開了一道無形門縫,門內敵人一舉一動、力量薄弱之處,盡在“眼”底!劍出無聲無息,卻精準致命,如門開一線,殺機乍現(劍出如門開一線)!精髓在于對戰場“信息”的被動捕捉與精確建模!
心智——體認“空而不空”,知無形勝有形!
墨碑帶來的沖擊更深:這墨色看似吞噬一切的“空”,內部卻蘊含開啟“眾妙之門”的微弱“心跳”(信息)!真正的“空”,并非一無所有,而是包羅萬象、孕育生機的母體(空而不空)!有形之劍,鋒芒畢露;無形之意(信息感知),卻無孔不入!這“玄聽”之術,看似放棄最強視覺,卻打開了另一扇感知世界的門,獲得更本質的洞察力!印證老子所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至高劍道,或許不在招式華麗力量狂暴,而在把握天地萬物運行之“勢”(信息流),運用那無形無相卻又無所不在的“意”(信息處理)!無形,方能無跡可尋,無隙可乘,故能勝有形!
李白緩緩睜眼。眼前墨碑如故,那道幽黑“門”縫已然消失。但他知道,那扇門已在心中開啟。感知變得無比敏銳,閉眼也能清晰“感覺”周圍數丈氣流變化,甚至能“聽”到玄真子悠長的呼吸。一種洞察秋毫的掌控感油然而生。這次,他靠對“黑體”物性的理解,借系統捕捉放大信號、鎖定頻率的能力,如同與一塊天外奇石“心跳同頻”,叩開了那扇“眾妙之門”!
他調勻氣息,壓下對“玄聽”新境的欣喜,目光凝重投向第六塊碑。一股沉重、悲壯、帶著無盡歲月滄桑與不屈意志的氣息,如同裹尸布般沉重壓來!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