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繼續前行。每多走一步,對體力和意志都是巨大的考驗。李白卻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奇異的“凈化”。睢陽血戰的殺伐之氣,江淮整合的勞心費力,一路而來的陰謀算計與心魔滋擾,在這純粹到極致的險峻與生死考驗面前,仿佛被一點點磨去、剝離。
他的青蓮劍依舊負在身后,但他握劍的手,卻愈發沉穩。劍意不再追求外在的凌厲與光華,而是向內收斂,如同這歷經億萬年風雨而棱角漸去的山石,變得古樸、厚重,與周遭的險峰、云霧、乃至那呼嘯的山風,逐漸達成一種和諧的共鳴。
他回想起自己仗以成名的劍法,“青蓮劍歌”的種種變化,或絢爛如花開,或迅疾如流星,或凌厲如金戈。那些招式,在此刻看來,竟顯得有些……浮華。與這沉默而偉大的自然造物相比,人力之巧,何其渺小?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劍,非是殺戮之器,亦是求生之杖,問道之途……”他心中明悟漸生。攀援時,劍鞘可點地借力;遇險時,劍氣可擾動氣流護身。劍與人,與這蜀道天險,似乎達成了一種全新的默契。
不知攀爬了多久,當隊伍終于掙扎著爬過最后一段近乎垂直的“天梯”,踏上相對平坦一些的山脊時,所有人都如同虛脫般癱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渾身衣物早已被汗水與霧氣浸透。
回首來路,云遮霧繞,那令人膽寒的天梯石棧已然隱沒在下方的深淵之中,仿佛剛才經歷的一切只是一場噩夢。
而前方,山勢依舊連綿,但視野卻豁然開朗。遠山如黛,層林盡染,一股更加蒼茫、更加古老的氣息撲面而來。
李白獨立山脊,任山風吹動他散亂的發絲。他緩緩抽出背后的青蓮劍,劍身映照著高遠的天空和險峻的群山,寒光流轉,卻不再刺眼,反而帶著一種沉靜如水的韻味。
他輕輕揮動長劍,沒有動用絲毫真氣,只是循著山勢的走向,風的軌跡,劃出一道道古樸自然的弧線。劍鋒破空,發出的不再是尖銳的嘶鳴,而是低沉的、與山風合鳴的嗡響。
去除浮華,回歸本質。
這蜀道,不僅在考驗他的身體,更在錘煉他的劍心。
他收劍歸鞘,目光堅定地望向西方那更為巍峨的群山輪廓。
那里,是劍門關。
也是系統所言的,“心境試煉”的最終之地。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