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也起身,拱手還禮:“達夫兄軍務繁忙,亦請珍重。邊塞苦寒,風云難測,望兄……好自為之。”
高適深深看了李白一眼,那目光中包含了太多難以言喻的情緒——有舊日的情誼,有現實的無奈,有對其處境的擔憂,或許,還有一絲自身立場的痛苦抉擇。他最終什么也沒說,只是重重地抱了抱拳,轉身,大步離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那背影,在秋日的寒風中,顯得格外挺拔,也格外……孤寂。
院門再次落鎖,隔絕了內外。
李白站在原地,目光落在高適方才坐過的位置旁,那里,留下了一個看似普通的、用來盛放點心的多層食盒。高適自始至終,未曾動過里面的任何東西。
李白走過去,打開食盒。最上面一層,確實是幾樣精致的糕點。但當他移開這層隔板,看向下方時,瞳孔驟然一縮!
食盒的底層,并非空的,而是平整地鋪著一張鞣制過的、略顯粗糙的羊皮紙。紙上,以朱砂與墨筆混合,清晰地勾勒出了大唐北部邊境的簡略地形圖!上面標注著幾處重要的軍鎮、關隘,以及……幾支代表著不同藩鎮勢力的、帶有明顯異動跡象的箭頭指向!其中,代表平盧、范陽方向的標記,尤為刺眼!
圖的邊緣,還有一行小字,筆跡剛勁,正是高適的手筆:“范陽異動,兵甲暗調,其志非小。安胡近日,頻頻接見神秘客商,疑與長安暗流有關。慎之!”
沒有落款,沒有多余的解釋。
但這張圖,這行字,已勝過千言萬語!
高適沒有明言支持,更沒有做出任何承諾。他依舊忠于他的職責,他的朝廷。但在那冷硬的戎裝與公式化的言辭之下,他終究無法完全割舍那份故人之情,無法對潛在的巨大危機視而不見。他以這種沉默而危險的方式,表明了他的立場——他不會公然站在李白一邊對抗李林甫把持的朝廷,但他會將關乎國家安危的真實情報,交到他認為值得托付、且有能力做些什么的人手中。
李白緩緩將羊皮地圖收起,緊緊握在手中,感受著那皮革的粗糙質感,仿佛也感受到了高適內心那份沉甸甸的掙扎與那份未曾泯滅的赤誠。
“達夫……”他低聲自語。
亂世之中,人心如棋,立場分明。有時,沉默的支持,遠比激昂的宣言,更需要勇氣,也更為珍貴。
高適的這次探視,如同在密不透風的鐵幕上,悄然撬開了一道縫隙,透進來一絲邊塞的風,帶著血與火的氣息,也帶著一份沉甸甸的、關乎未來的警示。
他將地圖小心藏好,目光再次投向北方。
范陽,安祿山……太陰閣的觸角,果然已經伸向了那里。
這盤棋,越來越大了。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