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或許是此生最后一次相見。宮墻內外,已是兩個世界。
送別的氣氛愈發悲壯。有俠客捧來酒壇泥碗,默默為眾人斟滿渾濁卻熾烈的烈酒。
杜甫端起一碗酒,雙手奉到李白面前,聲音哽咽卻竭力保持著平靜:“太白兄,此一去,關山萬里,江湖風波惡!弟無他物可贈,唯以此酒,祝兄……前程珍重!他日若能再見,定當再與兄臺,痛飲三百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李白接過酒碗,看著碗中晃動的酒液,又抬眼看向眼前這位一生摯友,心中豪氣與悲涼交織,朗聲吟道:“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說罷,仰頭將碗中烈酒一飲而盡!辛辣的液體滾入喉腸,仿佛要將所有的郁結與不甘都燃燒殆盡!
“飲勝!”周圍群俠見狀,無不熱血上涌,齊聲高呼,紛紛舉碗痛飲!粗獷的呼喝聲打破了灞橋的蕭瑟,一股豪邁悲壯的江湖氣概沖霄而起!
飲罷送行酒,李白將酒碗擲于地上,摔得粉碎,象征著與長安過往的徹底決裂。
他翻身上了青驢,最后環視一圈這些前來送別的面孔,將他們的樣子一一記在心里。有杜甫的沉痛,吳指南的堅毅,玉真公主隱在車簾后的關切,還有無數俠客眼中那毫不掩飾的敬仰與追隨之意。
“諸位!”他抱拳,聲音清越,傳遍四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把酒言歡!李白……去也!”
不再多言,一夾驢腹,那瘦驢仿佛也通了人性,發出一聲嘶鳴,邁開四蹄,沿著官道,晃晃悠悠地向東而行。
身后,是巍峨的長安城,是紛擾的廟堂,是逝去的紅顏,是一段刻骨銘心的過往。
身前,是迷蒙的遠山,是未知的江湖,是撲朔迷離的天下大勢。
杜甫望著那漸漸遠去、在秋風中更顯孤寂的背影,再也忍不住,熱淚滾滾而下,泣不成聲。他喃喃吟誦著即興而得、卻注定要隨李白之名傳誦千古的詩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太白兄,一路……走好!”
吳指南默默戴好斗笠,最后看了一眼李白消失的方向,轉身,毫不猶豫地向著北方,那是范陽所在,是她新的戰場。
玉真公主的馬車在原地停留了許久,直到那青驢的身影徹底消失在官道拐角,才輕輕放下車簾,傳出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悄然駛回那座金碧輝煌的牢籠。
群俠們久久不愿散去,朝著李白離去的方向,抱拳肅立。
灞水東流,逝者如斯。
英雄辭京,江湖再啟。
瘦驢背上,李白回望了一眼那漸行漸遠的長安輪廓,眼中最后一絲波瀾也歸于平靜。他摸了摸腰間沉寂的青蓮劍,又感受了一下懷中那冰涼的玉盒和溫潤的玉佩。
孤身上路,前路茫茫。
但他知道,自己并非一無所有。
詩在,劍在,朋友在,信念在。
還有那籠罩在盛唐之上的、愈發濃重的陰影,等待他去驅散。
他輕輕拍了拍驢頸,哼起了一首不成調的、帶著塞外風沙氣息的古老歌謠,身影漸漸融入蒼茫天地之間。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