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前仿佛還浮現著張巡、許遠那堅毅卻疲憊的面容,浮現著睢陽城頭那面直至最后也未曾倒下的殘破唐旗,浮現著雷萬春(此雷萬春非彼雷萬春,但同名更添宿命感)等將士浴血搏殺、最終壯烈殉國的身影……
還有楊玉環,那個曾在霓裳羽衣曲中翩然起舞的女子,最終卻落得那般凄涼的結局。
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是大唐的子民!難道就為了那所謂的“歷史修正性”,就為了避免那虛無縹緲的“因果反噬”,便要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任由冰冷的夜風吹拂面龐。他望向北方,那是范陽的方向,也是睢陽的方向。
“我李白這一生,不求長生,不慕虛名。但求問心無愧,但求手中之劍,能護得身后一方安寧!”他低聲自語,聲音不大,卻帶著斬釘截鐵的決絕,“若因畏懼反噬而袖手旁觀,與那些禍國殃民的權奸何異?這身修為,這詩劍系統,又有何用?!”
心意已決!
他回到案前,鋪開宣紙,研墨潤筆。他沒有書寫尋常詩句,而是將自身對兵法的理解、對守城戰的推演、以及「太虛劍心」中蘊含的堅韌不屈、固守待援的意境,盡數融入筆端!
他寫的是《戰城南》!
但此《戰城南》非彼《戰城南》。詩句在他筆下化為了具體的守城方略、陣型變化、士氣鼓舞之法,乃至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制造守城器械,如何挖掘地道反制敵軍……字里行間,流淌著一股慘烈而頑強的守御意志!
這已不是簡單的詩卷,而是一部蘊含了詩劍意境的、獨特的“守城要略”!
書寫完畢,他吹干墨跡,小心卷起。隨即,他喚來雷萬春。
“雷大哥,將此詩卷,以最快最隱秘的途徑,送至睢陽。”李白將詩卷遞出,神色無比鄭重,“務必親手交到張巡張中丞,或許遠許太守手中。告訴他們……北地烽煙將起,睢陽乃江淮屏障,萬望早做準備,堅守待援!此卷或可助其一臂之力。”
雷萬春雖不明就里,但見李白神色如此凝重,心知此事關系重大,雙手接過詩卷,沉聲道:“先生放心!萬春必定將此卷安全送達!”
看著雷萬春領命而去的身影,李白長長吁出了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但眉宇間的憂色卻未曾減少分毫。
他知道,這只是第一步。改變睢陽的命運,或許能延緩叛軍南下,為朝廷調動兵力爭取時間,但能否徹底扭轉乾坤,仍是未知之數。
而系統的警告,也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頂。
他低頭,看著自己那依舊布滿裂痕的右臂劍骨,感受著體內那遠未恢復的力量。
前路,注定荊棘密布,步步殺機。
但他既已做出選擇,便唯有……一往無前。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