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的更鼓聲,又遠又悶,像巨大的心跳,在長安城大得沒邊的皇城里慢慢蕩開。宮里頭,白天那些吵鬧和算計好像都被這濃得化不開的夜色吸走了、沉下去了,只剩下無邊無際的安靜和一種說不清道不明、讓人心頭發(fā)緊的壓迫感。
翰林院深處,藏書閣。
比起外面宮道上空蕩蕩的,這兒顯得更深更幽暗。一排排頂天立地的紫檀木書架,像一排排沉默的巨人,森然排著隊,投下大塊大塊、好像能把光線都吞掉的陰影。空氣里有股復雜的味兒——舊宣紙的微酸、好墨錠的淡香,還有那些積了不知道多少年、專屬于老書的灰塵氣。偶爾有夜風從沒關(guān)嚴實的雕花窗戶縫里鉆進來,吹得掛著的宮燈輕輕晃悠,那昏黃跳動的光,就在這書山和陰影組成的迷宮里費勁巴拉地亮著,顯得更神秘了。
李白手里端著一盞樣子挺古舊的青瓷油燈,一個人走在書架之間。燈火挺穩(wěn),照亮他安靜又專注的側(cè)臉。他穿著青衫,走路沒聲兒,在這帝國知識的汪洋大海里,像條悄悄游動的魚。
“翰林待詔”這個身份,像把鑰匙,給他打開了這扇通向帝國記憶核心的大門。今晚輪到他值班,正是他名正言順找秘密的好機會。
他的目標很明確,也很危險——所有可能跟“蓬萊”、“太陰閣”,或者阿依娜說的那種“非生非死”的古怪狀態(tài)有關(guān)的記載。
《山海經(jīng)》、《十洲記》、《神異經(jīng)》、《拾遺記》……他修長的手指,帶著點近乎虔誠的感覺,劃過那些或冰涼或溫潤的舊書脊。「太虛劍心」在他腦子里像輪明月似的懸著,又清又亮,把他精神的力量高度集中、提純。這讓他眼光像電一樣快,腦子像梳子一樣細,能比一般人快得多地看書、記東西、分析,還能抓住字里行間可能藏著的一點兒線索。
“……蓬萊山在海中,周圍五萬里,上有九老仙都,金玉琉璃為宮闕……”
“……始皇東游,登芝罘,刻石,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發(fā)童男女數(shù)千人,入海求仙人……”
“……東海之極,有墟名歸墟,百川注之而不盈,中有五山,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其臺觀皆金玉,禽獸皆純縞……”
關(guān)于“蓬萊”的記載,大多寫得特別美又特別虛,充滿了對長生不老、海外仙山的向往,跟歷史上徐福帶著大船隊出海找仙藥的事兒隱隱約約能對上。李白注意到,幾乎所有提到“蓬萊”的書,都免不了跟“不死藥”、“仙人”扯上關(guān)系。這和他知道的太陰閣主追求的“置換時空”、“復活某人”那近乎逆天的目標,慢慢連成了一條模糊卻讓人不安的線。
“不死……復活……時空……”他輕輕合上手里的《史記·封禪書》,幾乎聽不見地低語了一聲。燈火下,他眉頭微微皺起,眼里閃過一絲凝重。太陰閣主的野心,恐怕遠不止搶這一朝一代的權(quán)力那么簡單,背后很可能藏著對生命最終秘密、對打破自然規(guī)律那種走火入魔般的癡迷和瘋狂追求。而“蓬萊”,在他們眼里,也許就是實現(xiàn)這瘋狂目標的“鑰匙”或者“最終之地”。
他把目光轉(zhuǎn)向那些記錄奇聞怪事、秘密教派傳承,甚至禁忌巫術(shù)的雜書野史。希望能找到關(guān)于維持“非生非死”狀態(tài)的邪門法子,或者類似阿依娜用「山鬼之力」感覺到的“污穢”氣息的描述。書架上,《酉陽雜俎》、《博物志》、《異苑》……一堆真假難辨的怪談,組成了一片信息的迷霧。
時間在書頁輕微又不停的翻動聲中悄悄溜走。窗外,高大宮墻的影子在朦朧月光下像趴著的巨獸脊背,森森然好像要撲人。
就在他精神高度集中,想從一段關(guān)于前朝某位貴妃用邪術(shù)保持容顏不老的荒唐記載里,扒拉出可能有用的信息時,一股極其微弱、但帶著一絲絕對不自然的陰冷能量波動,像顆小冰粒掉進了古井里,在他靠著「太虛劍心」維持的、超級敏銳的感知里,蕩開了一圈細小卻清晰的波紋。
不是手上舊書卷的氣味,也不是窗外夜風的自然流動。
這波動……是從這藏書閣里面來的!
李白的心猛地一緊,全身肌肉瞬間繃住,又強迫自己趕緊放松下來。他不露聲色地把書放回原位,青瓷油燈的光隨著他轉(zhuǎn)身的動作,在書架間投下晃動的影子。
他收起了所有外放的氣息,連呼吸都放輕了,把「太虛劍心」的感知力催到眼下環(huán)境能承受的極限。精神觸須像無形的蛛網(wǎng),小心地向那波動傳來的方向探過去。
感應斷斷續(xù)續(xù),像風里的殘燭,卻帶著明確的指向。它引著李白,繞過幾排放著正經(jīng)經(jīng)史子集、相對亮堂點的書架,走向藏書閣一個比較偏、光線更暗的角落。這里堆的多是些地方志、等著修的殘卷,還有一些內(nèi)容亂七八糟、不受重視的雜書,空氣里的灰塵味兒明顯重多了。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青燈的光努力想趕開一小片頑固的黑暗,最后停在了一張靠墻放的紫檀木書案上。木案本身刻著簡單花紋,但現(xiàn)在蒙了層薄灰,一看就是很久沒人管了。
案頭上,空空的。
不,不是空的!
就在李白停下腳步,燈光因為他身體不動而穩(wěn)定下來的那一刻,他的瞳孔猛地縮成了針尖!
那積著薄灰的案頭上,不知什么時候,竟然悄無聲息地多了一樣東西!
那是一朵蓮花。
不是池塘里活的,而是用某種不知道名字的、暗沉沉厚實的青銅鑄的。它只有嬰兒拳頭大小,通體是一種經(jīng)歷了無盡歲月洗禮的青黑色,幽暗,內(nèi)斂,好像能把周圍的光都吸進去。蓮瓣一共九層,層層疊疊,舒展得特別自然,樣子逼真得嚇人,連每一片花瓣上那些細密又古拙的、像天然葉脈的紋路都看得清,透著一股說不出的道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