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對此渾不在意。他方才并未動用絲毫真氣,僅僅是青蓮劍自身一絲靈性的流露,結合他歷經生死磨礪出的劍道意境,便足以震懾這些凡人。這讓他對自己當下的狀態,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力量雖失,境界猶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此一鬧,他知曉自己已無法再低調。他放下酒杯,屈指在桌面上,以一種特定的節奏,輕輕敲擊了三下。
不多時,一名看似普通、肩上搭著汗巾的店小二,低著頭,快步走了過來,為他添酒。在俯身之際,店小二以極低的聲音快速說道:“亥時三刻,漕船‘魚躍三號’,船頭掛紅燈籠。”
李白微微頷首。
是夜,亥時三刻。運河之上,水汽氤氳,月光被薄云遮掩,四下里一片朦朧。一艘中等大小的漕船靜靜泊在碼頭遠端,船頭果然掛著一盞孤零零的紅燈籠,在夜色中如同鬼火。
李白身形如同融入夜色,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船頭。早已等候在此的,并非店小二,而是兩名氣息沉凝、眼神銳利的漢子。其中一人,李白竟認得,是曾在長安有過一面之緣、一位經營鏢局的“俠客盟”成員,名叫雷萬春。
“李……李先生!”雷萬春見到李白,雖見他面容憔悴,但眼中激動之色難以掩飾,連忙抱拳行禮,壓低聲音道,“果然是您!收到總舵傳來的消息,說您可能東來,屬下便在此日夜等候!”
“雷大哥,辛苦。”李白還禮,目光掃過另一名沉默寡言、但氣息更為淵渟岳峙的中年男子。
雷萬春會意,連忙介紹:“這位是郭……郭爺,是郭令公麾下的……朋友。”他語焉不詳,但“郭令公”三字,已足以說明來人身份——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密使!
那郭姓男子抱拳,聲音低沉有力:“在下郭鋒,奉大帥密令,特來與李先生一會。大帥言,李先生于長安力挽狂瀾,保全社稷,天下義士,無不感佩!”
李白心中一動,郭子儀!這位在原本歷史中平定安史之亂的中流砥柱,果然目光如炬,已然洞察危局!
三人迅速進入船艙。艙內陳設簡陋,唯有一桌數椅,一盞油燈如豆。
郭鋒率先開口,神色凝重:“李先生,實不相瞞,范陽、平盧局勢已危如累卵!安祿山秣馬厲兵,廣蓄死士,其軍中近來更流傳一種名為‘血狼蠱’的邪物,兵卒服之,悍不畏死,力大無窮,卻性情大變,嗜血殘暴!大帥推斷,其反心已露,南下之日,恐不遠矣!”
果然!“血狼蠱!”李白眼中寒光一閃,這與系統預警完全吻合。
雷萬春接口道:“李先生,您在長安振臂一呼,俠客盟已有根基。如今您至梁宋,正是我等主心骨!只是……江湖勢力松散,各自為戰,情報傳遞不暢,若要抗衡即將到來的滔天兵禍,恐力有未逮。”
李白沉默片刻,指尖在粗糙的桌面上劃過。他回想起前世記憶碎片中那些高效的組織形態,結合此世江湖的實際情況,一個清晰的構想浮上心頭。
“江湖之力,貴在精而不在多,在奇而不在正。”李白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若要成事,需改變過往散沙之態。我意,將‘俠客盟’分設兩部。”
郭鋒與雷萬春精神一振,凝神細聽。
“一為‘詩閣’。”李白道,“不習武,專司情報。依托酒樓、茶肆、鏢局、青樓乃至漕運、驛站,構建一張覆蓋北地的情報網絡。搜集軍情、監視異動、傳遞消息。成員需心思縝密,善于偽裝,通文墨者更佳。”
“二為‘劍堂’。”他繼續道,“則為行動之力。遴選武功高強、悍勇忠誠之輩,專司刺殺敵酋、破壞糧道、營救義士、乃至在關鍵之地配合官軍,進行……游擊襲擾。”
“游擊襲擾?”郭鋒目光一亮,他身為軍人,立刻捕捉到這個詞背后的戰術價值。
“不錯。”李白解釋道,“敵眾我寡,便不與其正面爭鋒。避實擊虛,擾其后方,斷其糧草,焚其輜重,使其大軍如陷泥沼,進退維谷。此乃,以江湖之法,行兵家之事。”
郭鋒深吸一口氣,看向李白的眼神充滿了震撼與欽佩:“李先生真乃奇才!此策若成,無異于在安祿山腹心之地,埋下了一根毒刺!”
雷萬春更是激動不已:“李先生放心!梁宋一帶的江湖兄弟,早就憋著一股氣了!只要您一聲令下,萬死不辭!”
計劃初定,三人又低聲商議了些許細節。末了,郭鋒道:“大帥讓我轉告先生,邊軍不便直接介入江湖,但會在情報、軍械上給予暗中支持。若事態緊急,朔方軍,便是先生的后盾!”
這便是軍方最明確的表態了。李白鄭重抱拳:“多謝郭帥!多謝郭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