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肅宗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種如釋重負又充滿期望的復雜情緒:“好!朕,準卿所奏!”
他看向身旁的宦官:“擬旨!加封李白為‘天下兵馬元帥府行軍參謀’,授銀青光祿大夫(散官,表身份),賜金牌一面,許其便宜行事,聯絡四方義軍,直奏軍情!所需空白告身,由中書門下即刻辦理!”
“陛下圣明!”眾臣齊聲應道,心思各異。郭子儀看向李白的目光中,多了幾分鄭重與一絲合作的可能性。房琯等人雖面色不豫,卻也不敢再公然反對。李輔國低垂的眼簾下,目光更加幽深。
肅宗從御座上站起身,竟一步步走下御階,來到李白面前。這個舉動,讓所有大臣都吃了一驚!天子降階,這是何等的禮遇!
肅宗看著李白,語氣懇切:“李愛卿,朕知你志不在此虛名。然國難當頭,正需卿這等既有經天緯地之才,又懷赤誠報國之心的棟梁!望卿勿負朕望,勿負天下蒼生之望!”
說著,他竟然微微抬手,似乎想拍拍李白的肩膀,但手到中途,又覺得不妥,改為重重一揮袖,表達其激動與信任之情。
李白深深一揖,語氣沉靜而堅定:“臣,李白,必竭盡全力,輔佐陛下,早平叛亂,重振大唐!”
他沒有山呼萬歲,沒有感恩戴德,但這平靜而有力的承諾,卻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能打動人心。
肅宗看著他,臉上終于露出了些許真正意義上的笑容,那是一種找到了得力臂助的欣慰。
這一刻,青衫詩仙,白衣卿相。
他以一種超越傳統仕途的方式,成功踏入了廟堂的權力核心,獲得了影響天下局勢的特殊地位。
不居高官,而掌實權;不涉黨爭,而連江湖。
這,正是李白為自己選擇的,最適合在這亂世中踐行“重鑄脊梁”之志的道路。
殿外,天光正好。
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略轉變,已在這簡陋的偏殿中,悄然埋下了種子。
喜歡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請大家收藏:()詩劍行:李太白穿越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