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冽的北風(fēng)卷過河北平原,吹散了戰(zhàn)場上空最后幾縷硝煙,卻吹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血腥與焦土氣息。史思明潰軍的背影早已消失在北方地平線,只留下滿地狼藉,訴說著這場追擊戰(zhàn)的慘烈。
唐軍主力并未急于深入追擊,郭子儀用兵老成持重,深知“歸師勿遏”的道理,尤其是在己方同樣疲憊、需要鞏固戰(zhàn)果的時候。大軍開始有條不紊地清掃戰(zhàn)場,收攏俘虜,清點繳獲,并派出一支支精干小隊,接管那些望風(fēng)歸降的州縣。
而在通往鳳翔的官道上,一支人數(shù)不多、風(fēng)塵仆仆的隊伍,正沉默地行進(jìn)著。
正是李白和他的“青蓮營”。
與出征時的肅殺隱秘不同,此刻的隊伍,雖然依舊紀(jì)律嚴(yán)明,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以及一絲深藏眼底的亢奮。他們的衣甲破損,兵刃多有卷口,身上帶著干涸的血跡和煙火色,但他們的脊梁挺得筆直,眼神銳利如初。
他們沒有打出任何旗幟,也沒有攜帶任何能彰顯身份的儀仗,就像一群普通的、歷經(jīng)苦戰(zhàn)后的邊軍斥候。
然而,他們的名聲,卻如同長了翅膀,先于他們一步,傳遍了沿途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
“看!是他們!青蓮營!”
“那個穿青衫的!就是李太白!青蓮劍仙!”
“天爺!就是他們燒了范陽,殺了那魔頭李歸仁!”
不知是從哪個路口開始,當(dāng)?shù)谝宦暢錆M敬畏與激動的呼喊響起后,沉寂的官道瞬間沸騰了!
道路兩旁,不知何時已聚集起了黑壓壓的人群。有拄著拐杖、須發(fā)皆白的老人,有挎著籃子、面帶菜色的婦人,有光著腳丫、眼神懵懂的孩童,還有更多是從附近州縣涌來的士子、商賈、甚至是放下農(nóng)具的農(nóng)夫。
他們手中沒有鮮花,只有簡陋的、甚至有些粗糙的食物——熱氣騰騰的麥餅、煮熟的雞蛋、自家釀的渾濁米酒、甚至還有一小串舍不得吃的干棗。
“李將軍!請吃塊餅!”
“劍仙!喝口酒暖暖身子!”
“多謝將軍為我等報仇雪恨!”
“青蓮營的壯士,辛苦了!”
人們爭先恐后地將手中的東西塞向隊伍中的士卒,聲音哽咽,眼眶泛紅。范陽大火的消息早已傳開,伴隨著各種添油加醋的傳說——青蓮劍仙如何一劍焚天,如何于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如何引動天火焚毀叛軍根基……在這些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百姓心中,李白和他的“青蓮營”,已然成了拯救他們于水火的英雄和神明。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洶涌澎湃的民意,饒是“青蓮營”這些見慣了生死廝殺的悍卒,也有些手足無措。他們下意識地看向隊伍最前方那道青衫身影。
李白勒住馬韁,看著眼前這感人至深卻又讓他心情復(fù)雜的一幕。他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一雙雙殷切目光中蘊含的感激、希望,以及……一種沉甸甸的寄托。
他翻身下馬,沒有去接那些遞到面前的食物,而是對著周圍的百姓,深深一揖。
“諸位鄉(xiāng)親父老,李白與麾下將士,愧不敢當(dāng)!破敵寇,安黎庶,乃我等本分!”他的聲音清朗,以內(nèi)力送出,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這食物,還請留給家中老幼。心意,李白與將士們領(lǐng)受了!”
他的謙遜和體恤,更引得人群一陣騷動,贊嘆聲、哭泣聲、祝福聲交織在一起。
“將軍仁義!”
“劍仙一定要保重啊!”
“愿老天保佑將軍!”
隊正快步走到李白身邊,低聲道:“將軍,此地人多眼雜,不宜久留。而且…兄弟們…”
李白會意,他看到有些年輕的士卒在百姓的包圍和感激下,顯得有些激動和拘謹(jǐn),甚至有人下意識地想去推拒那些硬塞過來的食物,動作難免有些生硬。他點了點頭。
“上馬,繼續(xù)前進(jìn)?!崩畎紫铝?,再次對周圍百姓抱拳一周,翻身上馬。
隊伍再次開動,速度加快了幾分。百姓們自發(fā)地讓開道路,依舊跟在隊伍兩側(cè),送出老遠(yuǎn),那真摯的歡呼與祝福聲,久久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