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驛館的喧囂與博弈,如同一個微縮的朝堂,讓李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行軍參謀”這塊金字招牌的效力發揮到了實處。然而,他深知,真正的戰略布局,絕不能局限于這四方城郭內的縱橫捭闔。權力的整合,終究要服務于戰場上的勝負。他的“奇襲范陽”之策,需要獲得前線核心將領的深度認同與配合,方能從紙面的驚雷,化為扭轉乾坤的霹靂。
機會很快到來。在肅宗的親自協調下,一場小范圍、高規格的軍事會議,在鳳翔城外的中軍大營秘密召開。與會者除了李白,僅有天下兵馬副元帥、司空郭子儀,以及另一位平叛核心、戶部尚書、同平章事兼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這位與郭子儀齊名的名將,剛剛從前線風塵仆仆趕回,臉上帶著征塵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但那雙眼睛卻銳利如鷹,審視著眼前這位名滿天下的“詩仙參謀”。
大帳內,燭火通明。一張巨大的、標注著敵我態勢的軍事地圖鋪在中央木案上,上面密密麻麻的符號,勾勒出如今支離破碎的大唐山河。
“李參謀,”郭子儀率先開口,手指點向地圖上的河北地域,語氣沉重,“你的方略,老夫與光弼仔細推演過。大膽,精妙,直擊叛軍要害!若能成事,確可收奇效。然則,難點亦在于此?!?/p>
他粗壯的手指沿著黃河劃了一道線:“叛軍主力,史思明、蔡希德、崔乾佑等部,總計不下十五萬精銳,如同鐵鎖橫江,將我朔方、河東主力牢牢擋在此線以北。你要如何穿過這銅墻鐵壁,深入范陽?”
李光弼接口道,他的聲音更冷,更直接,帶著軍人特有的務實:“即便穿過去了,范陽乃安賊經營多年之巢穴,城防堅固,守軍不下三萬,且多為胡人死忠。你麾下‘青蓮營’雖勇,加上所能聯絡的河北義軍,至多不過三五千人,且缺乏攻城重械。如何破城?若頓兵堅城之下,待叛軍主力回援,便是全軍覆沒之局!”
兩位沙場宿將的問題,尖銳而實際,直指計劃最核心的風險。
李白面對這兩位堪稱帝國柱石的名將,神色從容。他沒有急于辯解,而是走到地圖前,目光沉靜地掃過那一道道山川河流,一座座城池關隘。
“郭司空,李尚書所言,皆是老成謀國之言?!彼瓤隙藢Ψ降膿鷳n,隨即話鋒一轉,“然則,二位將軍請看——”
他的手指并未指向那些大軍云集的重鎮,而是點向了太行山、燕山山脈那些蜿蜒曲折、看似無法通行大軍的細小路徑,以及黃河沿岸一些水勢相對平緩、叛軍防御薄弱的區域。
“奇襲之兵,非為攻堅,乃為投石問路,縱火驚敵?!崩畎椎穆曇魩е环N奇異的穿透力,仿佛能將人的思緒帶入那崇山峻嶺與驚濤駭浪之中,“我軍主力,仍需依仗二位將軍,于正面牢牢吸引住史思明等部。此為‘正兵’,乃國之干城。”
“而我這支‘奇兵’,”他的手指沿著那些山間小徑與隱秘渡口緩緩移動,“目標并非強攻范陽堅城。而是——繞過重兵,直插其腹心之地!我們的任務有三?!?/p>
他伸出三根手指:
“其一,制造混亂。焚毀其在涿州、良鄉等地的糧草囤積點,斷其前線大軍部分補給,動搖其軍心?!?/p>
“其二,聯絡內應。范陽城內,并非鐵板一塊。安祿山倒行逆施,任用胡人,排擠漢將,城內忠于大唐的志士、不滿安祿山暴政的官員將領,大有人在。我已有‘火種’先行潛入,正設法聯絡。里應外合,未必沒有機會?!?/p>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李白目光灼灼地看向郭、李二人,“打出旗號,宣告王師已至叛軍老巢!此舉,意在攻心!范陽若亂,消息傳至河北前線,史思明等人焉能不驚?焉能不慮?他們若分兵回援,則二位將軍正面壓力驟減,戰機立現!他們若不顧老巢,則其麾下將士,尤其那些家在范陽的,軍心必潰!”
他這番闡述,將“奇襲”的目標從單純的軍事占領,提升到了戰略欺騙與心理戰的層面。聽得郭子儀與李光弼眼中精光連閃。
“攻心為上……”郭子儀撫須沉吟,緩緩點頭,“若能令史思明自亂陣腳,哪怕只分走他兩三萬兵馬,正面戰場,老夫便有七成把握,可打一場翻身仗!”
李光弼依舊冷靜,追問道:“即便目標如此,如何保障你這支‘奇兵’能順利抵達?山高水遠,關卡林立,一旦暴露,便是萬劫不復。”
李白微微一笑,身上那股屬于江湖絕頂高手與“詩劍歸真”大宗師的氣度自然流露:“李尚書所慮極是。故而,此行非純以軍事手段。李某不才,于潛行、隱匿、以及小規模遭遇戰,略有心得?!嗌彔I’百人,皆已得我親傳,可化整為零,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至于江河阻隔……”
他話音未落,身形未動,但并指如劍,對著大帳角落一個盛滿清水、用于潤濕布巾的銅盆,遙遙一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沒有凌厲的劍氣,沒有激蕩的水花。郭子儀與李光弼只覺一股極其柔和、卻玄妙難言的氣機自李白指尖流淌而出,如同春風拂過湖面。盆中之水,竟無風自動,中心處悄然泛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漣漪,那漣漪并非擴散,而是向內微微旋轉,形成一個極其微小、瞬間即逝的漩渦,仿佛在演示著某種對水流精妙至極的操控。